第809页

就在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的时候,一个多月,又一个消息传过来了:太子殿下自己回去雁门关了,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被挟持,从头到尾都是太子殿下一人刻意安排的事情,他为了套取薛延陀的情报,才铤而走险这么做的,其中关联和缘由太过于复杂,说不清楚,只不过请李二不要责罚边关的将士们,因为是李毅自己安排自己,与他们防卫不周是没有半点关系的!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还抓了夷男的第三子,赤吉,相信不久之后,就会送来长安城了。

大家一听都懵了,啥玩意?还能这么发展的?这么说,太子殿下一己之力深入敌营,套取情报,这还不算,还一个人抓了夷男三个儿子了?!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将战

原本的惊天大危机,一下子变成了太子殿下的个人秀,远在长安城的诸位官员们,好几天都没有缓过劲来,互相见面想要谈论也不知道该从和谈起,你说我们是吹太子殿下神勇,还是责怪太子殿下鲁莽来的好啊?

这时候还是一个人站出来缓和了一下尴尬的气愤,那就是许敬宗,许敬宗在朝堂上就说了:这件事,该奖赏称赞太子殿下才是。

旁人有人就说了:许敬宗,你这是何意啊,太子冒如此大险,置自己性命于不顾,就是置国本于不顾!我们还要奖赏称赞太子殿下?这阿谀奉承的意思也太浓了些了吧?

许敬宗摇摇头,笑着说了:怎么可以这么说呢?当年天子还是秦王的时候,不也曾百骑破万阵,亲率一百人马,就杀败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若是没有天子当年的勇猛无双的话,这天下究竟如何,还说不好呢,太子殿下如今所做,也不过是效仿当年的天子,这薛延陀虽然被我大唐挫败,但是实力尚存,天子派太子殿下到朔州,就是为了解决薛延陀的事情,天子当时说了,允许太子殿下一人全权操办,便宜行事,太子殿下是何等机智果敢之人,就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太子殿下所做之事,都从来没有翻过车,这次太子殿下只身犯险,想必也是有万全之策的,再说了,就凭太子殿下那一身神功,就算是一个人去了薛延陀又怎样,想走的话,还有人能拦得住太子殿下不成?

所以说啊,太子殿下只身犯险,那都是为了大唐!为了陛下!为了天下苍生啊!我们不能责怪太子殿下,而应该夸赞奖赏才是啊!

许敬宗这边说完,许多大臣们都是纷纷点头称是,许敬宗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你没看到上面李二陛下都笑开花了吗?很明显,李二陛下对许敬宗这个马匹很满意,很舒坦啊,这时候跳出来干嘛,找打的吗?

这事情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太子殿下不仅没有过错,而且还有大功劳呢!当然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还是要等太子殿下班师回朝之后再详细说明了,边关奏报里也说了,李绩即将抵达雁门关,大战已经一触即发了!

……

古代讯息的传递不像是现代,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搞定的事情了,古代那都是要书信写,战马跑着送信的,至于说飞鸽传书,那也就是特定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的东西,大部分时候,军情情报,都不可能用飞鸽来传书的,谁知道那鸽子会飞到哪里去啊!

毕竟是鸽子啊。从朔州到长安城,快马加鞭少说也要四五天的时间,传令官离开朔州的时候,李绩已经快抵达雁门关了,而在长安城那边拿到了情报书,以及后续的几天大讨论之后,在漠北大草原上,李绩都已经率军出发第四天了。

而也就这四天的时间里,四路大军其中的前锋,左军和右军,已经以势如破竹的架势,将一路上阻拦的所有人都给扫除干净了,并且因为都是骑兵,他们奔行向前的速度,甚至比溃败的薛延陀人还要快,直到了王庭附近,在王庭的薛延陀人都依然没有反应过来……

营地是背靠着斜坡设立了,虽然有篝火,但是挑选的都是晒干的干柴,所以烟雾倒也不是很大,营地里约摸着有三千人,这是隶属于薛仁贵的左路军其中的玄甲苍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