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页

当然了,李毅也不敢说自己就是个知识分子,写书这种事情上,他也就是一个渣渣,如果不是有现成的可以抄袭的话,他自己来写,怕不是两千字都写不出来啊,不信的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语文考试作文写的多么痛苦差不多也能理解了。

李治那边对自己写的小说很有自信,李毅也不能打击他自信心,只能说有志者事尽成不管你写的怎么样,父皇看到你这样子努力一定也会很欣慰的。

李二会不会欣慰李毅就不清楚了,总之这么安慰弟弟肯定是没有错的。

李治因为李毅的安慰也是放下心来了,自己在那边念念叨叨的等下怎么送小说才好,李毅回过神来就想了:这大唐皇室是不是有点奇怪啊,特别是自己这几个兄弟,什么魏王李泰啊,吴王李恪啊,晋王李治啊,他们都是皇子吧?怎么一个二个的不琢磨着怎么在政务上证明自己的能力,想着有没有办法抢夺皇位什么的,起码你来个虚与委蛇,勾心斗角,斗智斗勇也好啊,这才符合历史规律吧,但是你看看这一个二个的,不是小说就是漫画,有两个甚至要在除夕家宴上给李二提意见,要将小说漫画什么的尽早放到民间,让老百姓们能够同乐同乐,那是俨然将大唐老百姓们的娱乐活动的大计给抗在肩膀上了啊。

哇,你们这样子搞的我都有点无法适应啊!

也不怪李毅纳闷奇怪,毕竟历史上但凡是和皇位沾染上关系的故事,那都是血腥暴力,丝毫不顾家庭亲情的,李二那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怎么到了自己这边就不一样了呢,一个个的都成了兄友弟恭的典范了,那老大哥李承乾就更夸张了,为了搞同性恋直接皇位都不要了跑了!你说要不是闹成这样子,至于我现在来坐太子,累死累活的吗……

李毅心里苦,但他也不想想是谁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了,还不是他自己吗,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那一开始对皇位没有想法的?说出来肯定没人信,他们一开始也是有想法的啊,不过后来李毅的表现太好,李承乾的位置也很安稳,最主要的是兄弟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李毅找个粘合剂的存在,一直以来还真的就保持的很不错,最关键的是,李毅的小说和漫画好看啊,为了小说漫画,皇位什么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啊,况且,就李毅现在的这个功劳,他们就算是心里对皇位有打算有想法又能怎么样啊,李毅这个功劳,那已经是旷古烁今了,他们就算是拍马也赶不上啊!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没钱了?

李毅对于大唐皇室如此兄友弟恭的原因的沉思,也不过是他自己闲来无事随便瞎想想罢了,但是大唐朝臣们,对于眼下的情况倒是满意的很,太子稳定,又接连联姻了河间王,长孙无忌,又有那么多的功绩在手,那已经是稳到不得了了,这有什么能比皇位传承稳定进行更加重要的事情呢?别说其他的皇子们对皇位没想法,就算是有想法,他们就算是兵变了,就以李毅现在在大唐军方的声望来说,这大唐那支部队敢跟着他们造反啊?

除夕家宴上除了欣赏歌舞,吃吃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报了时辰以后,大家开始挨个给李二送礼这个环节了,这可是在公开拍马屁的环节啊,这谁要马匹拍的好,以后日子差不了!

咱们现在的太子殿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了,看看咱们太子以前还在当周王的时候,多会拍马屁啊!当然了,太子殿下那个拍马屁学不来的,你能做到一年送一个对文明宝物?像什么土豆种子,玉米种子,还有什么炼钢厂,水泥等等这些玩意的,那是凡人能弄出来的?民间谣传太子殿下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你还别说,这个可能性是越来越高了,不少的大臣们都相信了。

李毅作为太子,那当然是要起表率作用,带头拍马屁第一个人就是他,李毅拿出来的礼物那就不得了了,武媚娘为李毅准备好的那一份不老松玻璃手工艺品,那在大唐绝对是独一份的,李毅虽然看玻璃看得多了,但是大家没看过啊,李二没见过啊!即便是知道太子殿下掌握了一种名为玻璃的技术,做出来的琉璃器比西域进贡上来的都要好看,但是一直也都是听说,李毅虽然拿过一些琉璃器去西域卖钱,但那毕竟是少数啊,西域的商人们花了大价钱买来了,一般都是带回去献给他们自己的国王,倒是很少有留在大唐境内的,别说大臣们没见过,李二也都没见过,不仅没见过也不好意思开口找李毅要的吗。

当然了,不好意思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李二对这些身外之物不甚在意,他更在意的开疆扩土,创万世之功,成就他的千古一帝的威名,这才是他真正在意的事情。

只不过李毅拿出来的这个可就不同凡响了,李二光是看到第一眼,就情不自禁的站起来了,指着李毅手里的玻璃手工艺品就问了:这……这莫非就是传闻中的玻璃?

李毅没想到李二也听说过,赶忙几说了:正是,不瞒父皇,玻璃乃是跟水泥烧制的原理差不多的,只不过两者之间温度不同而已,换言之,这玻璃就是沙子烧出来的,当然过程细节方面可能略有不同,太复杂的东西就不说了,虽然不那么值钱,但是这手工艺,绝对是天下无双级别的,父皇,你看看这不老松的枝条叶子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