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月之后,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也就正式开始了,进京的进士们包括在国学馆就学的学子们,也都开始了贞观二十年的国考了,在这个年头,即便这样子的考试没有后世那么的重要,但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方式,像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子事情,在这个年头还没有可能,主要原因是因为李二压根就不会在朝堂之上考核高中的进士们,殿试这种事情,还是在之后的武则天时代才出现的,武则天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其中之一的举措,就是亲自接见那些高中的进士们,并且亲自考核他们,而且每年都不落下,也从武则天开始,皇帝殿试高中进士们的习俗和传统,便维持了一千多年,而科举考试也成为了能够从平民,一步到达天听的唯一的途径了。
科举考试这种事情,有些对中国古代历史有偏见的人,可能觉得科举考试一无是处,但是不要忘记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可是人类文明历史最早的国家选拔人才的国考,而且也是相对来说,最公平最公正,考试范围也是最广泛的考试,就算是放到现代,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是当得上公平公正选拔广泛,而且从隋朝出现科举考试以来,历任皇帝们对科举考试那都是极为重视的,就算是李二,那也是会经常过问科举考试,很多未朝廷效命的人才,也是科举考试里选拔出来的,就比如现在在李二身边随侍的上官仪,也就是李毅以前见过的那个和尚,现在就经常能够出现在李二身边出谋划策,李二也对他极为信任,在李毅面前,也曾多次夸奖,很显然是将上官仪当作一个人才储备来看待的,如果以后发展顺利,出任为相都很正常的事情吗。
李毅对于上官仪也是很看重的,毕竟大唐的科举考试,那可是最接近现代教育的公务员考试的,之前也说过,分类之杂,不仅仅局限于四书五经,更有各种基础的政务处理,断案判案,还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就连房子怎么盖的,科举考试里面都有考呢。
这样子的科举考试考出来的人才,那自然不会是那种抱着书本摇头晃脑的那种书呆子啊,而是前货真价实能堪大用的那种人才。
科举考试的事情李毅也挺关系的,不过批改试卷的事情轮不到他,他在皇宫里面,倒是方便在三省考试院询问考试的情况,不过按照三省考试院的说法,那就是:这是我大唐有史开考以来,最差的一届呢!
行吧,之前也猜测到估摸着是这样子的答案了,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每年反正都是最差的就对了。
不过武媚娘倒是没有想到李毅会对科举考试如此在意,李毅顺嘴就问了句:那媚娘你怎么看科举考试这件事情啊?
武媚娘沉吟了一下,没想到李毅竟然会这么问,想了想就说了:媚娘倒是觉得,夫君您应该多多关注这科举考试,就算是夫君你已经有了格物学院,有了大唐研究院,但是这统治国家,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技术性的人才,更需要那些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人,而科举考试的科目,媚娘仔细的研究过,其中既有夫君所重视的自然科学,又有治理地方所需要的必备要素,大唐各科律例,判案断案依据,各种制度官级,其中皆有考核,而这些,确实格物学院之中所没有的东西。
武媚娘说完了以后,李毅细细一思索,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啊,国家发展进步需要的是科技,是生产力,但是国家想要稳定,国家机器想要运转下去,那也少不了政治性人才,而这科举考试,着重选拔的不就是政治性人才吗!
自己以前总觉得古代的考试制度比较偏科,只考文科不考理科,现在倒是自己这边也偏科了,只有理科,没有文科,付二他们技术是很厉害啊,但是让他们来当个丞相,管理一下管家,赈灾,选拔官员试一试,他们也是两眼一抓瞎啊!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武媚娘的建议
武媚娘很有政治天赋,政治嗅觉极为灵敏,不仅如此,看人也是一眼看透,就算是李毅自己,感觉也是被武媚娘摸透的干干净净的,倒也不是说李毅单纯,只不过是因为武媚娘自己天赋异禀罢了,一个是后世富二代,一个是千古女皇帝,那在经商方面,武媚娘的天赋肯定不如李毅的,但是在政治方面,那李毅的天赋肯定不如武媚娘的。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不对啊,历史上的武媚娘是因为生长在深宫大院,天天勾心斗角,步步惊心的,这才培养出了如此敏锐的政治嗅觉,政治经验啊!
不好意思,深宫大院里培养的那是女人之间互相攻讦勾心斗角而已,跟朝堂上的怎么比啊,李毅不管是周王还是太子,对于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尤其是如何摆平世家门阀,那都是直接甩手给武媚娘处理的,就比方说李毅以前刚到洛阳当官的时候,洛阳城的世家门阀,李毅那是一家都没去走过,还全部都是武媚娘去搞定的呢,那些地头蛇,没有一个出来给李毅添堵的,这可不都是武媚娘的功劳吗。
武媚娘所说的关于科举考试的看法,李毅想了想也是百分百的认同,科举考试肯定是要重视的,不能因为自己开始格物学院,那就把以前的老东西都给扔了,教科书里都学过,对于华夏文明的传统老东西,不能只是一味的批判抛弃,好的东西那还是要吸取的吗,正所谓取其糟粕取其精华就是这个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