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罗汉堂的和尚,学的多为硬桥硬马、大开大合的拳法、腿法,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拳’的大光明拳,便是罗汉堂的最高武学,亦有波罗密手与之不相上下。

而般若堂则是精研掌法,如般若掌、大慈大悲千叶手、千手如来掌、韦陀掌等等精妙掌法,便属于般若堂的绝学,入般若堂需当对大多数较为普及的佛经有所涉猎,这才能充分理解诸多武学中的精义,‘般若’二字已经点明一切。

当然入了罗汉堂,不等于不能再入般若堂,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转院,只是若无心佛学,一直待在罗汉堂,也无碍。

无念、无讳虽是少林莽夫,拳法开合却又刚猛无俦、正大光明,曹柘的一身灵巧,在面对这二位的时候,就难免会有些束手束脚。

周旋一二后,曹柘索性运用起降魔八法与他们对攻起来。

前二十招,曹柘被压制,到了四十招时,曹柘已经从二人的招法中,汲取了养份,原本衔接不自然的降魔八法,再有变化,其中刚猛强劲一面,得以加强。

走到第六十招,曹柘便呵道一声:“去!”

两名大和尚便如滚地葫芦一般,咕噜噜的被一拳一脚击飞出去,撞在一旁的树杆上,强劲的内力余劲,直接将其身后的树木震的树叶狂坠。

曹柘不再一处久留,继续以嘲讽之音,啸傲山林,引来许多和尚的注意,脚下却抹了油继续狂奔。

未行走百步,又被三名般若堂的僧人堵住。

三人分别使般若掌、一拍两散掌、韦陀掌迎战曹柘,曹柘挺身而上,再无避让。

四十招后,三人败退,曹柘却在压他们一头后,直接溜走,给他们造成只需再使一把力,便能拿下曹柘的错觉。

随后不久,曹柘又遇到了达摩院的天鹤大师,这名老和尚已经年过五十皮松肉弛,瞧着没多大威胁,实则精研指法。

达摩院的老和尚们,多半早已过了逞凶斗狠的年纪,气血衰败之下,大开大合的掌法、拳法、腿法都不再适用,精妙、微妙的指法,便成了首选。

而积累数十年,浑厚精纯的内力,便是这些老和尚们持之以显威的依仗。

曹柘在这老和尚手中,先后见识了多罗叶指、拈花指、澄静指、去烦恼指等多种指法,这些指法有些专以打穴为主,有些则是蓄力实击,明暗变化,还有一些虚实转换,真假偏移……各有奥妙,各具千秋,令曹柘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