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田经前三篇都主讲如何种田,如何养民,如何富民,如何借民之富足生息,养自身的长久之炁。

唯有最后一篇‘人怒’,讲的却是如何募兵打战,如何激发民心信念,真正的令行禁止,舍生忘死。

“凡无所有者,虽不甘于庸碌,却局限于方寸,唯能窃窃苟活。凡皆有者,多为肉食之鄙,为守其成,难免奸狡难测。唯先有再无,有进无退,方才激其怒,定其性,民心可用,战意不绝。”张生看着这段话,久久沉默。

这句话在整部《种田经》中,都显得很是突兀。

幸而他是现代人,有着更开阔的思维,故而能够解读出其中的韵味。

人可以忍受贫困和一无所有,哪怕是心有不甘,但因为从未获取,从未有过希望,所以也便不至于陷入更大的绝望。

人也可以享受富贵带来的好处,并且为了维持这份富贵,做许多卑劣苟且之事,逐渐泯灭良知。

但是人无法忍受,拥有后却又无可避免的彻底失去。

为了拿回属于他们的那份财富,他们愿意去做任何的牺牲。

这是《种田经》人怒篇的第一段,也是最浅显、基础的一段。

将有些事情,剖析的冷酷几近残忍。

只是,凡事不可能一开始就讲绝对的信念。

那是没有基础的。

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百姓,也不会听进去。

相比起所谓信念,还不如直接赋予他们一个飘渺的信仰……

这就又难免卷入了类似于白莲、无生、闻香一类之中,犹如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