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求真务实,做好调研工作,二是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三是紧跟进度,做好督察工作……十五,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在座警官们无不如坐针毡,有些大胆的已经睡着了,嘴角挂着晶亮的涎水。
张俊涛丝毫不见疲倦,甚至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他继续以毫无感情基调类似催眠曲的声音念着:“理思路,定制度,不断提高户籍工作服务新水平,抓业务,重实效,努力开创刑侦工作新局面,抓学习,重廉洁,促进干部队伍素质新提高……”
会议一直开到中午,终于散场,干警们一边离场一边交头接耳,提到新局长都摇头,水平太逊,连给沈弘毅提鞋都不配,这倒没冤枉张俊涛,他只是师范专升本外加党校的研究生学历,沈弘毅可是正经公安大学本科硕士连读,在香港警务处和纽约警察局交流工作过,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演讲从来都是脱稿,风趣幽默引经据典,两人差距,天渊之别。
中午,公安局食堂,新来的张局长亲自前来打饭,他穿一套崭新的警服,警徽闪耀,大衣笔挺,长长的裤管下是高达八厘米的内增高皮鞋,即便这样张局也只有一米七二的海拔,他拿着不锈钢餐盘,笑容可掬的和大家一起吃饭,在食堂窗口还和大师傅握手,发表重要指示,让食堂工作人员真抓实干,在为广大干警做好后勤工作上再上新台阶。
局长打好了饭,坐到了几名警校学员旁边,慈祥的问寒问暖,问他们适应工作强度么,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大家边吃边交流,张局长还亲切的给学员夹菜。
当晚,近江晚报就出现了张局长深入基层,与学警共同进餐的照片新闻。
公安局上下都瞧不上这位城管出身的新局长,张俊涛心里自然也有数,论当警察,他不行,但是论当局长,他可毫不逊色,就任之后就不断从城管局调人过来,秘书、司机、装财处、政治部、警令部,都安插了自己的人马,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张俊涛的计划是用三年时间把重要岗位都换上自己人,这样才方便开展工作,为广大市民服务。
张俊涛很注意形象,他从来不穿便装,一直以警服示人,因为个子矮,溜肩膀,所以每件制服都加了特制的垫肩,内增高皮鞋更是找北京的鞋匠专门做的,据说这家鞋店还承担了为朝鲜领导人定做内增高的外交任务哩。
新局长精力旺盛,以身作则,不坐专车,坚持坐公交上班,有时候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他甚至没有使用局里按标准给他配置的带卧室和洗手间的大办公室,而是选了个九平米的小房间,在屋里支着行军床,累了就眯一会,艰苦朴素的作风令广大公安干警深受触动。
张局亲自制定了各种考核标准,淘汰制度、轮岗办法,给广大干警勒上了紧箍咒,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眼皮打架,回家还要写各种报告,各种自我评价。
在社会治安方面,张俊涛也有新的创举,他实行了五百米、五分钟模式,在市区范围,五百米内必见巡警,全市包括郊县,接警五分钟内必须到场,不到就扣分罚款,扣分到一定数额,下岗!
市局警力一直不足,张局长这么搞法,把内勤全都派上街头也不够用,不过他有办法,把城管警察整合进来,充实到一线巡逻警力,真正做到了城管警察化,而这是沈弘毅当了五年局长一直没能做好的。
每隔一两天,张俊涛都会去市委找刘书记汇报思想,领取指示,紧紧团结在以刘书记为核心的市领导周围。
张俊涛干的红红火火,风生水起,宣传部门全力以赴的进行报道,一时间风头强劲,红的发紫,吃水不忘打井人,张局对刘书记的指示言听计从,百分之一百二的执行到底。刘飞说要加强警卫工作,他就调了二十名特警队员充实进来,狙击枪自动步枪俱全,把市委大楼武装的铁桶一般;刘飞说要扫黄打非,他集中了五百余名警力,扫荡全市的夜总会、ktv,抓了上千人;刘飞说要加强缉枪治爆,他派出防暴警察连夜横扫近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缴获五千多支杀伤力巨大的塑料枪械,6子弹几十万发。
公安局是级别最高的单位,管理着几千名警察、武警、协警、治安员,掌握着除了军队外最强大的国家暴力机器,每年经费数以亿计,而司法局只是一个小局,可怜巴巴的一座楼,几个副局长共用一辆公务车,手底下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沈弘毅的失落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