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攻防战,最要紧的还是军心士气,如果守城者想死守,尤其是城中百姓愿意全力相助,那就会十分麻烦。
一些著名的围城战,甚至能打上几年都攻不破。
一般来说,越大的城池,越能坚持太久,因为城越大人口越多,所需要的钱粮柴薪等也就越多,不可能久守。这种大城,往往最后都是因为城中断粮而不得不降,或者被攻破。
反而是一些较小一点的坚险要寨堡垒,有时守军可能就几千人,却往往能守上几年。
安史之乱中,张巡率几千人守睢阳,面对二十万叛军的围攻,外无援军内无粮草,最后都依然坚守了十个月之久。
当叛军最后攻入城中后,发现一座大城最后只余几百人,城中能吃的全都吃光了,草根树皮老鼠鸟雀,甚至吃人。战前城中三万百姓,最后死绝。张巡甚至杀自己的小妾以将士分食,另一位将领许远也杀自己的仆人给将士们吃。
虽说三万百姓并非都是守军吃掉的,但最后确实有许多人是在粮尽之后饿死或易子而食,或食尸。
这种死不投降的决心,历史上的许多围城之战中并不罕见,甚至很寻常。
安市虽然是仅临平原,但所筑之处却是在险要处,城池有三面都是在山崖险处,唯有西面城墙是筑在平坦之地上。
所以现在宋老生他们攻城,也都是主攻西城墙。
可高句丽人也是全力守西城,这就导致一时难以攻下。
“堆鱼梁大道!”
罗成这次抓了五万余战俘,手里不缺人,他打算复制当年攻破武厉逻的战术,在西城下修一条大土山登上西城。
之前皇帝攻破辽东城,也是用这个法子。
这个法子唯有的缺点,就是工程量比较大,毕竟这安市城十分险要,城墙高,要修一座直通上城头的土山,可不简单。
好在现在有五万俘虏,而罗成又有从辽东带来的许多楼车、箭塔、投石车、弩车等器械,可以与弓弩一起压制城头的高句丽守军,能够全力堆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