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开始,这里便筑城设关,屯有重兵,防御西面的羌人。尤其是在汉羌的百年战争期间,这里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苏定方进一步向皇帝指出,若是兵自陇右或河西出,那敌必有防备。远不若自蜀地出兵,嘉诚出兵,有古道可直抵党项背后,并可直趋苏毗、卫藏。
他坚持认为此时没有必要派一支军队到重重包围的大非岭下去,那样的一支军队孤军深入,很容易被歼灭。
反倒不如把这支兵从嘉诚出击,依托嘉诚的基地,又有江水相连成都,后勤辎重兵员民夫都能得到最大的支援。
“此进可攻,退亦可守。”
嘉诚县,在雪山之西,岷江西岸。
马上有一名大将站出来指责苏定方这条计策的不实用性。
“陛下,同昌郡眼下并不为我大秦实际控制也。”
原来当年始皇帝合并六国,但兵不西行,于是羌种得以繁息。汉武北逐匈奴,西逐诸羌,于是汉军渡河、湟,筑令居塞,置护羌校尉,列河西四郡,隔绝羌胡。
后汉至于魏、晋,诸羌或降或叛,后魏末,平邓至番,始统有其地。
后周保定五年,于此置龙涸防,天和元年改置扶州,领龙涸郡。隋开皇三年废龙涸郡,置嘉诚镇,大业三年,改扶州为同昌郡,领嘉诚与交川等七县。
但在隋末之时,雪山以西之地,重陷于党项羌。
此后大秦入巴蜀,诸郡归附。
然蜀地西面许多郡县边境之地,都还是陷于西羌之手。
朝廷也一直还没有腾出手来,收复这些失陷边地。
“陛下,同昌郡本辖七县,然如今仅尚雪山东的同昌城一县之地而已。苏定方说要自同昌出兵,深入党项腹心,却连眼下嘉诚县还尚在党项之手都不知,还谈何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