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皇帝另一义子王雄诞则道,“陛下帮他麴氏复国,让他酿点葡萄酒,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不过罗成也只是哈哈一笑,又伸手摘了一颗葡萄。
经过这些时间的康复训练,皇帝如今撑着根拐杖,已经能够自行行走了,虽然手脚还是有些不太利索,但人精神不错。
大秦帮麴氏复国,这当然只是个笑话。
事实上,秦军灭掉复国的伊吾王,恢复为伊吾郡,就已经宣示着大秦正式进入西域的开始。
让麴伯雅复辟,不过是要利用高昌的势力,让秦军好插手其中。有麴伯雅这个前高昌王,秦军果然很轻松的就夺取了高昌国。
当然,表面上是秦军助麴伯雅复国,但实际上现在裴行俨已经率军两万余进驻高昌。
高昌国对大秦进入西域很重要,若说伊吾是个门户,那高昌就是个堡垒。
高昌国在后世吐鲁番盆地,是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是西域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更为难得的是,自公元五世纪起,在这个狭窄的盆地,就一直是由汉族建立的王国,先后出现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高昌本是西域的车师国,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眷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于是称为高昌垒,这是高昌的由来。
东汉、魏晋都沿袭其制,设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隶属于凉州敦煌郡。
直到十六国时期,高昌已经空前繁荣,足备置郡条件。
前凉时,校尉叛乱,被击败斩杀,于是在其地置高昌郡。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高昌郡先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直到北凉时,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
此后高昌国经历了四姓,立国也有二百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