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正七品上的怀仁校后,他也被李靖授为广东道永熙郡怀德县新设的怀德营指挥使,统五百营兵。
怀德县在永熙郡之南,位于与南面高凉郡边界,西面是云雾大山,翻过山就是合浦郡的北流。
处于三郡交界之处的怀德,形势复杂,尤其是处于未开化的山区,怀德县也是开辟不久,这里主要是罗窦峒的俚僚。
阿发是李靖拔给他的一名向导,是永熙怀德人,后往南海郡做事,是个很机灵的人。
虽然他断发纹身赤脚,跟这里的俚僚人没什么区别,可阿发还是十分坚定的表明自己是汉人。
船只在澄清的江面划行着,阿发便跟这位新上司介绍起这边的形势来,他现在已经转到怀德营任一名向导,属于编外人员。
“像我其实是就是汉人,当年始皇帝平定六国后,派五十万大军南下征讨百越。百越不敌秦军,最终被击败,一些人臣服,一些人向西南迁移。只是后来不久中原生乱,汉朝建立,岭南这边的秦军则在赵佗的带领下,建立了南越国,以番禺(广州)为都城,历数代君王,一百余年才被汉灭亡。”
阿发的祖上,正是当年南下的五十万秦军一员,他们南下岭南,击败百越,在岭南扎根立足,秦国灭亡,他们便随着赵佗建立了南越国,再后来南越国也被汉朝灭国,于是他们又成了汉朝臣民。
不过因为山高路远,因此汉朝对于岭南地区,其实实行的是羁麼制度,不征岭南民之赋税,任命地方的豪帅酋长为郡县长官,地方上每年朝贡点土产,保持对中央朝廷的效忠就好。
也正因此,岭南自那时起,基本上就是自治。
当然,岭南因为有当年的南下秦军,再加上汉朝时也有马援等数次南下平乱,也留下不少汉人,再加上后来历朝历代不断有汉人南下,于是慢慢的在岭南地区,有了三支族群。
一支族群就是如阿发他们这样的,他们祖上是汉人南下,后来扎根岭南与当地的百越人开始一起生活,甚至是联姻,慢慢的就形成了一支与中原很不同,但他们依然自认为是中原人。
另一大族群,就是广东东部义安一带,也就是后世的潮汕一带,这边的人主要是南迁的河洛人,他们祖上生活在黄河洛水一带,后来不断南迁,这些人生活在闽南潮汕一带,保有自己的习俗传统,与阿发他们这样当年南下秦军后裔又不同。
可以说河洛人也是汉人一支,但他们又依然与阿发他们这样的汉越混血不同。
“要说在岭南最大的族群当然还是俚僚。”
“俚僚其实应当算是两个族群了。”阿发跟刘仁轨道,“俚人,一般就是指生活在山间平地上的那些越人,他们祖上是以瓯人为主,而僚人是以骆越人为主,总之都是以前百越中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