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如果已经出现流民,各地地方官应当设法收容、赈济、安置,同时要准备药物与生石灰,应付疫病。”

“蝗灾未起之时,各地应多养鸡鸭,驱赶鸡鸭前往田地之中,令此等家禽以蝗虫卵与蝗虫幼虫为食,尽一切可能消灭隐患。”

贾放说到这里,顿了顿,脸上有悲天悯人之色,接下去说:“蝗灾若起,则绝收在所难免……这时唯有发动百姓抓捕蝗虫,一来消弭虫灾,保住其他地方的庄稼,二来蝗虫亦可充饥,油炸之后甚至颇为美味——”

他刚说到“油炸蝗虫”,对面的太学生纷纷做出恶心欲呕的样子。

“吃蝗虫?这么恶心的主意,亏他怎么想得出来!”

“孔夫子云,肉割不正尚且不食,这人竟然还说要吃虫子。”

“有违圣贤之道!”

“呕——”

这时贾敏在贾放身边,放粗了声音,高声帮贾放说话:“昔日唐太宗亦曾生嚼蝗虫,也好端端的没见大碍。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吃蝗虫又有何不可了?”

小姑娘话音刚落,贾家雅座的另一边竟然响起了掌声,有人在朗声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说得好。”

几名店小二鱼贯而入,向众人道了声“告罪”之后,就将雅座另一边的隔板也拆开。一座大厅至此完全贯通。另一头雅座里的“听众”也就此现身:人不多,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水宪,贾放认得;另外一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书生模样,人物俊秀。

这个少年人离席向贾家众人行礼,自报家门,说是“姑苏林海”。

听见这个名字,贾放顿了片刻突然反应过来:啥?这就是我妹夫?

但是他的妹妹和未来的妹夫则完全没有当事人的自觉,两个人很明显都还沉浸在对贾放所提出“抗旱策略”的思考之中。林海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问题:“这位仁兄,我只是在想,各地若是受灾,可以用来……炸蝗虫的油恐怕也是紧缺的,总不能让各州县在开仓赈粮之外,还要赈油吧!”

贾放却胸有成竹,“油这东西,各县衙的粮仓里没有,但是各处庙宇道观里肯定很多。我想,‘上天有好生之德’,佛祖与道祖见是用来救灾,肯定是不会介意的。”

林海一听,也觉得好笑,他与贾放对视一眼,点点头,似是赞贾放这道理说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