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儿在信上警告了,说你是个瞒上欺下的刁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贾代善冷笑道,“枉我还曾对你抱以厚望。”
“念在你跟随我这么些年,我留你一命。”荣国公不是个喜欢煽情废话的人,轻轻一摆下巴,他的亲兵已经上前,将赖大拖了下去,长长的板子架起,冲着赖大的屁股就一五一十地打了下去。
打完之后,赖大立即被拖上了大车,车驾在天明之后就直奔贾家在京城外的庄子上——从此赖大就只是个庄上服役的罪奴。但是贾代善对外却会说,赖大被他派往西面公干去了,省得这消息传到史夫人和赖氏耳中,又闹得他耳根不清净。
赖大被拖走之后,贾代善叹了一口气,继续俯首公务。忽听脚步声响,贾代善抬头,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从县衙大堂后面转了出来。
贾代善连忙起身行礼:“四殿下,这么晚了,还没歇下吗?”
被他称作“四殿下”的那个少年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贾代善手中还未放下的信函,试探着问:“是……是他吗?”
贾代善的脸色便转柔和,点着头道:“是,是……他。”贾代善本想说,“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话到口边还是忍了回去,只顺着四皇子的问话回答。
“他……他的信中,有……有暗示吗?”
四皇子向来有些口吃的毛病,小时很严重,如今年纪渐长,多少要好些。贾代善早已习惯了四皇子说话的方式,当下举起信笺,对着光,说:“放儿在信笺上用针戳了些细小的针眼,将他标注的那几个字连起来,便知就里。”
所以贾放的信,看起来都是无关的言语,实际上已经告了赖大一状。更要命的是,赖大还自作主张,拆了这封信看过,被贾代善发现了端倪,彻底失去了对赖大的信任。
贾代善这时双手将家信奉上,对四皇子说:“四殿下上次的问题,犬子一一有所回应,只不知道是否能完全解答殿下的疑问。”
四皇子眼中登时一亮,接过贾代善手中的信,飞快地看起来,看到最后却又放慢了速度,将信中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读了两遍,想了又想,这才点了点头,将信笺交换给贾代善,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四殿下,四殿下此次亲临德安县主持抗灾与赈济,已将诸事想得面面俱到,德安县城外近十万百姓,无不对殿下存着感佩之心。殿下,此间事务繁杂,您明日还要到临县巡视,何妨早些安息?”
四皇子郁闷地点了点头,没说话,眼神却依旧望着桌上的那一张信笺。
贾代善心想:贾放于抗旱救灾之事上确实颇有见地,不如将他叫来德安县看看。于是贾代善便说:“德安离京城很近,不如我明日安排,让犬儿到此来拜见四殿下?”
四皇子的眼神登时又亮了,使劲儿点了点头,脚步轻松,转回后堂的住处去,应当是心头一桩事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