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那头是李青松从宝塔上冲了下来,举着一本小册子来找贾放。“三爷你看,这是我从四殿下那里求来的。”
贾放有点儿哭笑不得地看着这手里的册子,心想李青松这小子还不知道这本书其实正是从他这里流出来的。
“三爷,这书里好多图画,我看着都不懂,四殿下却说多看多想就能明白了。”青松小心翼翼地问,“这书,我能借去看一阵子吗?”
贾放豪放地一点头:“可以。文字不懂的,去问双文,道理不明白的,来问我就是。”
说着,他拎着从关扑铺子老板那里得来的满满一兜钱离开东门市。没办法,关扑铺子里收的钱都是铜板,付给他的彩头也就都是铜板。贾放心想,回头让人用线穿了,他运到桃源村去。
贾放离开的时候,丝毫没有留意暗处立着三皇子和他的几个门客。
其中有个门客递了一本册子到三皇子手中,讨好地说:“花高价从百姓手里换来的。”
三皇子接过来,粗略地翻了翻,有些不满地吐槽:“不是已经明说了,天一书局有的买,花个什么高价?他如此大费周章,不就是为了多让人来看他的这本书吗?”
门客们都闹不清这位爷究竟在懊恼什么,一时吓的都噤口不言。半晌,才听三皇子半是气愤,半是恐惧地说道:“这哪里是什么万物之理,这明白着就是格物致知,实证为先的理论?”
“想不到……时隔这么多年,竟然又有人要捧向奉壹的‘新学’?!”
“而且竟是老四——”
第61章
三皇子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
向奉壹在世的时候, 三皇子还只是个刚刚开蒙的幼童,对这位“帝师”印象并不深。但是在向奉壹成了钦犯被处决之后,三皇子才深刻地感受到了身边人对这位帝师的忌惮。
一句话, 向奉壹的“新学”,足以动摇国本。
他将圣人之言, 四书五经放在一边, 反而重推“格致”之学。能做出一手好文章的人, 在向奉壹的眼中, 恐怕还及不上一个擅长“奇技淫巧”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