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只听远处有欢呼声,这欢呼声由远及近,越来越热烈。桃源寨参与修路工程的所有人员一时都尽情地鼓起掌来。

道路尽头出现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个子已经颇高,身材却有点儿瘦,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身上一件剪裁得体的二品大员官袍,腰间围着玉带,足下蹬着官靴,踱着方步向前,一路上与候在路边的修路工人点头招呼。

他能记住大部分工人的名字,这令工人们非常激动。有时他还停下来,与路边的工人寒暄几句,听见什么,就立即吩咐自己身后的人记下。

袁县令就在这彩声掌声之中,望着这名少年缓步向自己走来。

袁化也是为官多年的人,以前在别处当官,那些万民伞、万民靴之类也收过不少,只是那些百姓有多少是真心感激,有多少只是当地乡绅做戏,他自己倒也心中有数。

但见眼前这少年,每个人见到他都流露出那等发自内心的爱戴与喜悦,袁县令心里着实是酸,酸透了——

他原本只道是,对方乃因家族荫庇,圣上独予青目,未及弱冠便身居高位,虽然让人羡慕,但深心里不免暗自鄙夷。

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服,这少年,身居高位,自然也有身居高位的道理。

袁化心头已经认定了对方就是新任节度使,即将入驻文庙的那一位。而他身后的李师爷已经上下牙打架,的的抖着颤声问:“是……是他?”

桂遐学稳稳地回:“对,是他!”

这时,一直候在道路两旁的两名荣国府来的护卫已经大踏步上前,单膝跪地,向贾放行礼:“拜见少主人!”

贾放唤起之后,这两人便就此守在贾放身后,几乎寸步不离。

身为幕僚的郑伯宜和南永前两人,见到贾放则没有跪拜,而是一揖到底。贾放将两人扶起,道:“郑先生,南先生,两位一路跋涉辛苦。”

郑伯宜与南永前一起道:“贾大人一路亦辛苦了。”

袁化木愣愣地站在郑伯宜与南永前身后,亲眼看着这一幕发生。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身为平南节度使的贾放,竟然第一站直接去了桃源寨。

但细想来这也顺理成章:桃源寨本就是人家的封地。

他见到贾放眼光湛然,慢慢地扫过来。袁化一凛,马上醒悟过来他该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