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样板”的好处显而易见,难度和短时之内的弊端也基本上可以一望而知。

至于周围人见到他的“样板”之后如何选择,贾放心里没数: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袁化一样,坚定地站在了自己身后。永安州之中,别的地界如何反应,就只能等待时间给他答案了。

此时此刻,太子太傅夏省身就坐在贾放对面,手里拿着那一份“内部参考”嘟嘟哝哝地给贾放挑刺:“你这法子也未免太过无赖,因此看起来有些儿戏。”

贾放也不生气,老太傅顶着一头雪白的头发在他面前各种挑毛病,其实并没有恶意,多是关心与爱护。贾放对此已经习惯了。

“记住,以后你要坦坦荡荡的,对方要,你就给,这才是王道。”夏省身还一面做手势比划。

贾放:敢情这位太子太傅教起太子他们来,也是这么教的?——对方要,你就给?

“不过你竟然决定将武元县这次丈田的经过和一应细节,全部写成这‘内部参考’,与州内各县传阅分享,这还挺大胆的,毕竟这保不齐就成了别人攻讦你的证据。”夏省身拈着胡子指点贾放。

贾放却不在乎,旁人拿到这份字字属实的“内部参考”,就算能知道攻讦的地方,也只能攻讦袁县令等人,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是一个打算完成任务随时就撤的,南方这地界上的基层建设,他帮到这里已经仁至义尽了。

于是贾放笑着回复夏省身:“对方要,我就给嘛!”

顿时又把夏省身给憋了回去。

正在这时,郑伯宜忽然手中拿着一封信匆匆走了进来,道:“来了!”

——什么来了?

贾放和夏省身一同去看郑伯宜手里的信笺,只见上面只有两行寥寥几个大字:“铜环三六,其事已谐。”

夏省身一头雾水,贾放却精神一振,问:“这是从哪里得来的?”

郑伯宜答道:“赵家在邻县的一个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