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以往这里热热闹闹的美食街已经暂时先撤去了。河岸便已经平整出一片空地。有个汉子从老姚的水泥厂那里挑了一担刚刚烧出来没多久的石灰。另外两人则用长绳在地面上绷直,然后沿着笔直的长绳在地面上用石灰画出一条长长的直线。

石灰线还正在朝另一个方向延伸,手持铁锨的汉子已经扑了上来,三下两下,迅速地挖出一道六尺长,两尺宽、三尺深的地基出来,然后在地基中扎入几枚铁钎。

随后立即是事先准备好的四片木板,支在坑内,四面围成一个立方体的形状,并且用重锤矫正垂直度。随即有人在旁边架起一座长梯,一桶又一桶已经搅拌完全的混凝土立即倒进了这个巨大的立方体中,直到填满。

汉子们已经用长绳在这个立方体之外将木板扎紧。城墙的这一片便已经万事具备,只待晾干。

这城墙便相当于修出了六尺,虽然后续还有工作需要时间来帮助城墙变得干燥而坚固。

桂遐学道:“按照这个速度,一天之后这木板就可以拆。三天之后就会全干。只要我们手脚够快,这城墙,的确是修得出来的。”

接下来,汉子们隔开了六尺的空间,继续重复刚才的操作。好奇宝宝忍不住又问了:“这又是为什么?”

贾放伸手指点:“等到这两枚城墙柱体初步干燥之后,就将木板都拆下来再单独浇铸这中间的空间。这样既能保证浇铸出的墙体没有缝隙了。”

“好主意!”

聪明人佩服聪明人,桂遐学此刻对贾放佩服得五体投地。贾放只得无奈地向他扯扯嘴角——这是赶死线的法子,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

“还有一个问题,十一里长的墙体,我们的钢钎肯定不够用。”桂遐学终于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铁钎不够用就用竹子!”贾放说,“在水泥板内置铁筋,就是因为单纯的水泥混凝土太脆,增加铁筋能够增强韧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竹子虽然不如铁钎,但是在没有铁钎的情况下,竹子也完全可以替代。”

贾放话音刚落,已经有人记下了他的话,去调用竹子去了——早先为了防备匪患,桃源寨从后山采伐了大量的毛竹。山匪走了之后大部分毛竹还放着没用——这时候正好拿来当做竹筋混凝土。

在整个桃源村的作业现场,工作效率之高简直令人咋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这座村落的人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整体,每个个体都是这个整体一个细胞、一个器官,运行起来非常流畅,毫无滞涩。

新余几个村的代表早先听到消息也都赶了来这里,观摩桃源村铸墙的全过程。他们把整个过程一一记在纸上,然后匆匆赶回去。在那里,他们各自分到的工程段也陆续开工。贾放和桂遐学分别到其余个工地,看他们演示了一回施工流程,见没有什么问题才聚回桃源村这里。

天色渐晚,桃源寨五处筑墙的工地到处点燃了火把——今夜必定是不眠的一夜。

贾放望着拔地而起的一枚一枚混凝土墙体,以及那些在工地上不眠不休,根本不知道疲累为何物的乡民们,胸中忍不住涌起一层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