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择婿,着实和青楼里的姐儿赎身其实性质类似,只要是在彼此情愿的基础上发生,确实可以解决一部分光棍官兵的婚姻问题,尤其是大龄、貌陋、身体曾有损伤的官兵,他们在相亲大会上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但是这一部分流莺的加入,给他们提供了另一个选项。
有些人愿意,也有些人不情愿,宁肯等下一次相亲大会再守候意中人出现。这一切都由双方自主抉择,无人勉强——唯有一项,不得隐瞒实情。流莺的信息武元县里都有记录,如果她们胆敢隐瞒,在结婚登记的时候也会被戳穿的。
在大皇子回来之前,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一例,被当场戳穿的那名女子在武元县待不下去,被迫回永安州州府去了。
在此之后所有人都引以为戒,相亲大会上彼此看中之后,女人会亮出身份,而男人则会立即表态,接受还是不接受对方的背景。
武元县城外流莺的数量,似乎在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之后,又开始渐渐下降了。
大皇子听完贾放的讲述,一拍桌赞道:“好!”
“不愧是你啊老六,满脑子的鬼主意就是多。”这位皇子在贾放面前说话从不顾忌。
贾放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这本不是他的主意。给他出主意的那个人,已经好一阵子不理会他,而且也不愿意给他回信。两人之间,就像是完全断了往来。贾放甚至在想,他是不是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对方那座园子的真实面貌了。
大皇子却完全错会了意,笑道:“难道是老六也有了意中人?不过你也难——贾家不敢给你张罗,要等父皇。而父皇是不会对这种事上心的,他只会等着你去找他,告诉他你已经看上了哪家闺女。”
贾放苦笑,他是完全没有这个念头的,只纯粹是突然想起了水宪而已。
但是眼前这一位大皇子的经历却颇为传奇。大皇子是和亲藩女所生,未出生外祖父就先反了。生下来之后大皇子就没人疼没人爱的,因此才会被所有人都认定为最“不可能”继承大统的皇子,年纪轻轻就送去军中历练,出生入死遭遇险境无数,才锻炼出这样一位近乎杀神似的人物。
自然也无人愿费事为大皇子操持婚事。
谁知大皇子这人极有主见,竟然娶了一位女奴为妻,并且直接上书为妻子请封。当时是满朝哗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但最后是以皇帝陛下妥协而告终。皇帝准了大皇子的婚事,并且给他们夫妻封了王爵。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皇帝陛下是放弃这个儿子了,才会这样随随便便地封赏。谁知后来大王妃独自在京中主持王府,所有往来之人才发觉这个大王妃并不简单,进退有度,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时才有人明白过来,原来当时皇帝恩准了大皇子所请,并不是将这个儿子放弃了,而是觉得儿子的眼光可以,娶到了值得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