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确实如此,这里到了冬日便天寒地冻的。大部分工人会回各家去猫冬。不想回去的则留在这里,我们会安排他们住在矿山挖出来的矿洞里。”

原来矿洞是冬暖夏凉的所在——贾放心想,失敬失敬。

他来来回回看了看,大致估计这座“矿工村”最多可以容纳几千人。也就是最多的时候会有几千名壮年男子在矿山和冶炼厂工作。

贾放有点儿头疼:这眼见着又是一个光棍村——工人们独身暂居在此,是不利于厂子的长期发展的。此外,缺少家庭生活,也意味着这厂区周围的后勤跟不上,没有人缝补洗涮,也没有人养猪养羊,种植菜蔬,大家日常嘴里淡出鸟儿来。这么看起来这个光棍村确实是好像缺了点什么。

这时老童很有些担心地问水宪:“王爷,您上回问我的问题,我能不能转过来问一下贾三爷?”

水宪很爽快地点了点头,于是老童便将这矿山和冶炼厂的现实问题向贾放提了提。

原来,水宪的生意很大,门类也很杂,但有一样,他其他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财源广进,但是唯有这矿山、煤矿和油田,是一直在亏钱的。偏生还不断需要投入。每年水宪从其他产业上赚到的大笔收益都填过来填在这几项上。

于是水宪便让老童等人想一想,这片产业究竟怎样才能盈利——水宪财大气粗,并不在乎一直向这矿山投入,但是这些产业总是不断“失血”,总不是办法。

老童转述了水宪的问题,深感羞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水宪却完全不以为然,说:“老童,你不要担心,这问题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是问题。”

老童不解其意,水宪便自顾自说下去:“我观这位贾三爷的面相,掐指一算,自然算到他早已经想到了主意,能为咱们这里点石成金。”

第192章

贾放笑眯眯地望着水宪, 心想:你也会有今天。

水宪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却没想到也会有为“亏损”二字而烦恼的时候。这在贾放看来,这种亏损却十分正常。

水宪虽然拥有一座储量丰富的铜矿, 但他却受承诺所约束,无法将矿产变现——不能将铜矿直接变现。除此之外, 水宪手中的金属矿藏受限于生产技术手段和运输能力的局限, 还没办法为水宪赚取其他行业那样的大规模利润。

而水宪手中的燃料资源——煤炭与石油,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找到妥善开发利用的法子。

水宪却需要雇人来维持这几处, 保证他们不会为人偷采或是破坏, 本身就是一件很费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