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贾放详细解释完,思索了半晌,才回过神,对贾放说:“你是说,如果完全只考虑我们自己的需要,将来这地界,就青山不再是青山,绿水不再是绿水了?”
贾放给他点个赞:“总结的非常好。”
但贾放立即转了愁眉苦脸,道:“也就是说,在环境、工人的安全健康、与建立发展我们的产业之间,应当如何取舍。”
人类社会走过不少弯路,也埋下了不少隐患,贾放原本总想着摊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许是能避免,可是事情到了眼前,他一样免不了犹豫彷徨。
水宪却马上做了决定:“遣人去找石棉矿,开采之时,想一切可能的办法避免矿石生尘,给工人戴护具,让他们站在上风口,或者往一处洞穴之内鼓风。即便是有你说的那种尘,也尽量都留在那座洞穴里。”
“使用火浣布做的防护服,一天只能穿戴三个时辰,每月必须休息五天……”
“子放,你说的那种疾病……哎?多久会发作?”
“是‘癌’,十年到五十年之内不等。”贾放回答。
“如果是五十年……我可以告诉你,这些人也不知多少能再活上五十年。连我也未必能。”水宪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及冠,再活五十年,就是古稀之年……从未想过能顺顺当当地活到那个时候……”
贾放连忙掩上他的口:“别瞎说。”
不过也确实是:石棉带来的是长期的慢性伤害,而缺乏防护,在冶炼场造成的伤害却是即时的、致命的。
他以前看过一篇报道,探讨为什么癌症在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才渐渐成为人类的重要和常见疾病。因为在那之前,人类的预期寿命还没有那么长,同时还面临着各种各样未被攻克的其他疾病,人类尚自脆弱着。
而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努力,一切工业化的努力,都是想让身边的人,想让后世子孙寿命绵延,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就算结果尽如人意,那么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牺牲,又是否值得。
该如何权衡?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贾放觉得自己想太多,但是身为现代人,这些却是他不得不想的。
水宪便也拉住他的手,道:“将来我们也写上一本《石棉手册》、《火浣布手册》,告诉后人们,我们已经考虑到了种种危害,但是我们权衡利弊之后,为了他们不用再过上这样危险而辛苦的日子,会尽量控制、尽量不留后患地去使用这种材料。”
“盼他们理解!”水宪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