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贤良祠是缩地鞭的出口。因此贾放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它的使用,毕竟他不想随时有人会跑贤良祠,而因为看见缩地鞭的使用而被吓到。
如果按照以前大观园与桃源寨之间的投射关系,贾放就必须要考虑建一座类似栊翠庵的宗教建筑,以满足两地之间的映射关系。
贾放心想:他好像还从来没有问过他的乡民们,关于信仰的问题。他们究竟是信神佛菩萨,还是太上老君,贾放完全心里没数。
而且自从桃源寨成型,他就从来没有见过乡民们拜神,好像有事的时候,跑来找他贾放的机会比较大。
贾放想到这里羞惭了片刻——他怎么能和神佛相提并论?
桃源寨能有今天,靠得都是乡民们自己的努力,他不过就是从旁出出主意,实在不好意思居功。贾放想:实在不行,可以替全体乡民建一座祭祖的祠堂之类。就算不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拜拜祖先,祈愿风调雨顺,让乡民们有个寄托嘛!
至于暖香坞,贾放就更加没有头绪了。不过他记得一点,按照原书中的记载,关于大观园的画,应当就是在暖香坞中画成的。
贾放拍拍脑袋记下,他得记得让双文在修缮暖香坞的时候,多在室中布置一些书画,好为这“暖香坞”增添几分来自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双文将贾放的指点一一记下,随后列了一个清单,让李青松去递给了相熟店铺的掌柜。
“记得提一句,尽量帮我们找一些便宜的,既要便宜,又要好。”双文教李青松记下。
大观园的修建已经到了尾声,而贾放当初留下来几万两白银,也已经所剩不多。可见这修园子简直是个吞钱的营生。好在贾放存钱的票号得了上头事先打的招呼,不仅给了贾放十分优惠的利钱,这些年也用钱替他生了不少钱,这才让大观园的营建妥妥地这么维持下去。
如今贾放亲口说过,只有两处要建了。双文便将在通汇行的所有余款都提了出来,用于这最后两处的开销。
钱虽然不至于缺,但双文还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李青松“唉”了一声,没忘了告诉那些书画、古玩店的掌柜。
隔天人家的东西送到了荣府上,双文将那些书画一幅幅地取出来看,再次感慨一声:“咦?”
李青松随叫随到,绝不缺席,这时赶紧探过头来看:“双文姐,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