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纪录片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游戏玩家。他们对春节后放出的多人模式更加期待了。
游戏本身就已经基于历史筑起了战场背景。通过纪录片,玩家们对这个背景更加理解。
因为纪录片完整地补足了小说和游戏没有涉及的部分。这部分在小说和游戏中都没有涉及,但就是因为太刻意地没有涉及,所以更加吸引玩家和读者去探索背后的原因。
原因非常复杂,青瓷百科上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历史记载。深入专研的话,只会觉得一团乱麻。
让第十军始终孤军奋战的最大原因,看似是第九战区的那二十万士兵。
可那二十万士兵从五月份就开始抗击日军了。打到衡阳保卫战时,各部都精疲力尽,弹药损耗不计其数。却没有得到任何的补给。
没有任何补给,没有任何增援,二十多万人觉得自己仿佛炮灰一样,能出现人人奋勇的场面就有鬼了。
从小说发售开始,网上始终都在争论,谁该为第十军最后的投降负责。没有人会说这是第十军的责任,因为打了四十七天,以一万多人的劣势人数,杀了两万多日本兵,已经够本了。再要他们为国捐躯,显然是强人所难的要求。
那真正该负责的是谁?直到看到了纪录片,大家看到了全局,明白了里里外外,再讨论什么就没有意义了。
“唉。”通过纪录片,明白了大背景后,玩家们对已经通关的游戏,又多了一分深思。
只有一万多人的第十军非常团结,因此能以孤军和十万日军战斗四十七天,直到弹尽粮绝。而衡阳之外,所有人都各怀心思,没有任何团结可言。
有了外部大环境的对比,第十军难能可贵的万众一心,才显得更加令人动容。
此时玩家们再玩单机,哪怕打出再炫目的击杀特效,玩家也觉得少了一份真正参与了历史的感觉。
第十军守衡阳就是靠的团结。恰好春节后的多人模式,讲究的也是团结。玩家们都特别想叫上几个相熟朋友,精诚协作,去打那场四十七天的战争。
虽然多人模式中没有击杀特效,可是感觉像真的啊,就好像真正地上了抗日战场一样。在战场上,可没有那个战士会减缓时间,也没人能看到击杀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