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终于作色回头追问。
“因为何止益德骨子里还是那个燕地游侠,我简雍难道就不是吗?”简雍坐直身子,正色反问。“而且你刘豫州,难道就不是吗?刘玄德,不要装了,你和我与益德一样,这辈子都只是昔日涿郡乡中一游侠,烙入骨子里了,改不掉的!大丈夫生于世,徒受人恩,岂能不偿?!”
刘备怔了片刻,然后哑然失笑,却又失神难言……这一日,乃是建安元年,七月初三。
时间向后不过五日,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1年七月初八日,就在荀彧在家修葺旧舍、张飞刚刚渡过淮河的时候,在邺城稍作休整的袁绍,也已经成功接手了魏郡府库,然后又亲自拜谒,大礼延请了沮授等本地人才,或授以军权,或许以要职,也算稍微安抚了本地人心。
随即,其人立即听从了一众谋士的建议,即刻扔下所有琐事,正式以车骑将军为名,以陈琳代笔向天下发出檄文,号召天下人讨伐挟持天子、驱除公卿的窃国之贼卫将军公孙珣!
而檄文发出第二日,在确保能够接上秋粮入库以后,袁本初更是亲提八万之众,号称十万,更兼无数将军、谋士,直趋邯郸城下,试图抢在公孙珣主力到达之前,一举攻破这座和邺城遥遥相对的千年古都。
这个时候,邯郸城内外,公孙珣一方,共有一万三千兵马,四五万百姓,城中两位两千石,乃是赵相审配、振武将军关羽。至于刚刚加冠的郭嘉、盗马贼出身的潘璋,甚至都没有兖州名士边让的学生杨俊出名,而杨俊也不过是个县丞转任的振武将军主簿而已,同样无人在意。
一时间,局部战场上,强弱分明。
……
“时张飞在寿春,属备,闻袁绍将与公孙珣战于河北,思归报恩,乃告假于刘备,备许之,即单骑北走。陈群在侧,为幕府,谏曰:‘飞,万人敌也,今北走归卫将军,必得用也,恐不得还。’备哂对曰:‘益德者,燕人也,燕人如燕鸟,今日何北走,明日何南回!’群惭而退。”——《汉末英雄志》·王粲
第二十章 羽书无路达深宫
邯郸城距离邺城的确切距离是五十七里,而从邺城出发的车骑将军袁绍率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浩浩荡荡,当日便渡过釜水入驻到了两城正中间的梁期城,并将这个距离适中的城池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并准备翌日下午就到达最前线,也就是邯郸城下亲自督战。
之所以如此急促,不仅仅是因为抢攻邯郸是一开始就有的策略,更重要的一点是,袁绍来到邺城,很快就发现魏郡这边气氛不对……原本对他很有好感的沮授一度闭门不见,本地士人也议论纷纷,而之前荀文若举众归乡的事情就更不用多说了。
而袁本初也很快就醒悟了,他之前对韩馥的作为还是引起了河北世族、大户,乃至于部分颍川人的强烈不满!
不过,袁车骑也是知错能改的,他一方面赶紧亲自前往沮授、刘惠这些冀州本地才俊的家中,当面重礼延请;另一方面,在最重要的人才、库存、兵马全都握到手中,其人立即采用了陈宫等人的建议,也就是即刻发动对邯郸军事攻击。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本来就是要立即展开的。其次,军事行动历来是最严肃、也是最彻底的赌博,一旦开战,甚至不需要一场军事胜利,只需要军事活动展开,那之前的些许内部矛盾就立即会被掩盖,甚至被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