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考察里,当时的皇朝曾经设过一个聚会,聚会上都是颇有见地的才子才女。

琴声袅袅,舞文弄墨,舆图拉开,然后手点纸上万里江山,挥斥方遒,各抒己见。

轮到她的时候,她开始说当时的北蛮十六邦虽是贫瘠荒凉,却有着可塑性,但却引得哄堂大笑。

这时候,似乎是还是皇子的文王出面帮她补充了几句。

可这短短的几句,却充斥了无比的高瞻远瞩,将整个北蛮十六邦的优劣都说了出来。

北蛮固然贫瘠荒凉,但纵地极深,皇朝根本无法征伐,此为劣势,亦是优势。

而所谓贫瘠荒凉,不过是种植不得法,山道未开,民未教化……

若是强行为之,消耗巨大,却无作用。

可当时文王虽年少,却已是才华横溢,胸怀社稷,眼藏星河,三言两语就把他所想的解决问题的后续法子说了个大概。

而这些法子的核心便是一句话:信仰常生于富贵,亦常生于苦寒。

通过信仰凝聚,再以百年千年为之,则北蛮十六邦定可聚合,化作一尊雄踞北地的怪兽。

简单来说,文王的意思是,需要信仰的只有两种人。

一是吃饱了没事做,担心这担心那的富贵闲人。

二是连吃饱都做不到,随时可能饿死、随时处于危险和黑暗中的人。这些人也需要信仰,因为他们的信念已经被摧毁了,他们需要信仰来立心。

而文王的那些话,也算是为“戎朝的建立”添砖加瓦。

至少,撒纳吐司在后来,有不少方面都是遵循了文王当时所说的建议。

而文王的建议,更是催生出了如今戎朝最恐怖的“父教”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