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页

再看一眼,他觉得图像中的年轻人似曾相识,“这个山根、鼻翼和人中……很熟悉的样子。”

他确实是向佛礼道了,对面相也有一定的研究,反倒是对整体的五官印象,不是很深。

老板有话了,那还说什么?找呗。

找来找去,他的秘书找到了一张照片,“老板,好像是这个人……”

朱岳福只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再次出口成脏,“卧槽……”

伏牛省郑阳市洛华庄园的冯君,朱老板……他有印象啊,印象还特别深。

这个人,不但青城要找他麻烦,峨眉也要知道他的情况。

朱老板是礼佛向道之人,跟很多大师交情极深,而大师们在红尘中很多事情,不便自己出头,就由一些虔诚的居士来处理。

最早跟朱岳福提起冯君的,其实是峨眉山的和尚,大师不无忧患地提起,现在虽然佛法看着兴盛,其实是末法时代,但是偏偏有人要重开茅山的洞天,这是想挑起道佛之争啊。

朱董事长对这话,也就是听一听而已,他既信道也礼佛,心说你们两家之争,我也掺乎不起不是?

说句不恭敬的话,你峨眉香火兴盛,就是佛家合该兴旺,道家重开个洞天,就是要挑起道佛之争?谁不知道,现在佛家比道家更兴旺?

峨眉的大师也知道,朱岳福是道佛都信,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他指出一点,茅山能重开金坛华阳之天,那是因为在伏牛省郑阳市得了机缘。

大和尚不无感慨地发话,若是谁能度化了郑阳那位,真的是一场天大的功德。

朱岳福凑个趣,说咱峨眉离郑阳太远呀,五台作为佛家四大道场之一,离郑阳倒是不远,而且伏牛还有嵩山,估计他们也会争这场功德吧。

如果没有后续的事情,朱岳福对郑阳的那位的印象,估计很快会消失在记忆中。

但是很快的,青城又有道长找上门了,专门说起了茅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