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碗,柏姐却坚持要先让山羊胡老先生先吃,老先生却之不恭,也就先吃了。
第二碗柏姐想让给弟弟,弟弟却坚持让姐姐先吃,说了一通为了小孩子的话,姐姐这才先吃了。
扣柱转身拿牌再去找大师傅,却被告知,一个木牌只能领一份饭食,叫到就来,过了就算。
扣柱磨蹭了一会儿,实在是没招了,转头看到姐姐正在抱着孩子喂孩子,并不时抬头向自己张望,只得双手捧空碗就地蹲下佯装吃了起来,最后一饮而尽,还拿袖子横在嘴前摸了摸嘴。下午垛好了柴和,就拿个小木棍跟老先生学认字。
扣柱怕姐姐吃不饱,晚上依然如此,夜里饿得实在睡不着,就揪了草垫上的草胡乱咽了几根,权当充饥。
第二天,天没亮,打水的一行人就要上路了,扣柱跟姐姐说,待的实在无聊,想跟上去瞧瞧热闹,姐姐以为是孩子心性,嘱咐了几句就答应了。
那名年长的士兵和另外两个兵丁带着大家,走了两里路,到了一口井旁,这是一口轳辘井,多年的使用使井上轳辘油光发亮,行人里的壮汉熟练的将木桶挂在钩子上,放到井中,拉住绳子猛地往下一抖,木桶就沉到水下,接着搅动手柄,木质手柄的咯吱咯吱声音和麻绳吃劲摩擦轳辘的声音同时传来。不一会儿一行人挑足了水,就往城门走去,扣柱年龄小,就帮一个瘦弱一点的汉子扶着扁担后面的桶,帮忙减轻一点负担,但回城的路刚走了一半,扣柱突然晕倒在地,后面的汉子幸好眼疾手快,才没有踩到扣柱身上,就这也因为踉跄,半桶水撒了出去,有一半泼到了扣柱脸上,冬天天冷,水也冷,扣柱一个激灵,醒了过来,但脚上也和踩了棉花,虚弱无力,站不起来了,中间的几个人放下扁担就聚拢了过来,前面兵丁跑回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这孩子晕倒了。”众人答道。
“快点快点,耽搁了时辰,回去你们都得挨饿。”后面的兵丁也跑了过来。
“这左右也无闲人,大家伙继续挑水,来,你把我的刀跨上。”说着将腰刀递给了后面跑来的兵丁,“我来背上这孩子。”那名年长的士兵说道。
后面的兵丁没好气的说道:“这可真是见了活祖宗了,阿吉老哥,让这孩子自己走还不成?”
“都是一条命,我背他一里路又不会少块肉。”就这样吧,你还到后面去。”阿吉说着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大伙前边。
“大叔,我认得你,你就是昨天给我们指路的人。”扣柱伏在他的背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