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家都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小声的交换着情报。
尤其是年轻人们,脸上都带着红晕,兴奋不已。
“侍中张子重,也受邀来了……”许多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身边的同伴,随即对方也兴奋了起来。
“在哪?张公何在?吾正要拜问!”
对于年轻人们来说,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昨日的君臣对奏的详情,只是听说了侍中张子重向天子敬献了《春秋》三世论和小康世与太平世的实践方案。
但这就够了!
对吗!
士大夫们和舆论界,呼唤和渴望那最终的世界,那天下大同,那理想的期许之世已经很久了。
不止是从董仲舒开始。
在汉室建立的那一天起,这个梦想,这个理想就深埋于历代士大夫心中。
经历了秦末的残酷混战,又目睹了天下生民在战争中颠沛流离,十不存一的惨状。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或者黄老学派的士大夫,每一个人都深深刺激,每一个人都被深深震撼。
正是如此,人们才会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在自己的脑海和思维里,构筑了一个三代之治的太平盛世,幻想那太平世界的种种美好。
也正是这思潮,催生了公羊学派。
在本质上来说,公羊学派能强盛,是因为它迎合了天下人的这种思想。
只是可惜,公羊学派也只是说要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