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越批阅的书稿的主人们,每一个都是今文学派的未来大能。
其中能在青史留名者,起码有二三十人。
哪怕剩下的那些人,其实,单论影响力,恐怕也不会逊色于那些留名史书的人物。
毕竟,两汉时期的史书记述,基本只记录大人物和曾经影响国家、天下的名人。
一般的名人和两千石,基本都是被无视,最多只能在书上扮演路人甲乙丙丁。
譬如,著名的盐铁会议上,和桑弘羊对喷的上百鸿儒,却只有几人有幸留名。
后来的石渠阁会议上,参与者数以百计,但同样能留名者,十指之数而已。
只是,没有名字,不代表他们不牛逼,影响力不大。
所以,若能影响这些人,哪怕只是在他们思想里种下一颗种子,未来的收获都将是大的惊人!
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呼吸了一下早上的新鲜空气,让脑子稍微清醒一点。
张越又想起了另一个事情,脑袋便又疼了起来。
他走到书房的一个角落,拿起被他前两天借助回溯功能,复制于这个时代的《伤寒杂病论》的书稿,眉头都要皱成一团了。
这抄书当然是简单。
无非是费点体力而已。
但怎么让这部书进入大众视线,并且被天下人熟知呢?
这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了!
自己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