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纳粹德国、意大利及其欧洲轴心国匈牙利、保加利亚、西班牙、克罗地亚独立国、斯洛伐克等国宣布承认“汪大卫政府”。
7月2日,美国政府仍继续承认并支持合法之重庆国民政府。16日,英国政府承认重庆国民政府为中国合法之政府,并重申援华政策不变。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封存日本在美资金,并循中国政府要求,封存中国在美资金,以免日本夺取。
8月14日,罗斯福、丘吉尔《大西洋宪章》,提出“两国不求领土或其他方面之扩张”等8项原则,并提议在莫斯科举行美、英、苏联三国会议;英国政府下令禁止一切货物输往日本。
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施要点》,对南方政策作出如下决定:一、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作战之决心时,拟以9月下旨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二、帝国在进行前项之同时,对美、英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之要求;三、通过前项外交交涉,到10月上旬仍未达到我方要求时,立即下决心对美开战。
第292章 阿虎重伤
9月7日,第二次长沙战役开始了。
日军主帅阿南惟几,调集第十一军下辖的4个师团及一个战车联队共计四十五个步兵大队、二十六个炮兵大队约12万人的军力。根据日本派遣军的作战计划计划,阿南惟几的目的不是为了“占领地方”及“夺取物资”,而是摧毁第九战区薛岳部的有生力量。
中国方面,第9战区除用相当兵力在赣北、鄂南、湘北袭扰日军后方外,由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集中12个军33个师,一部在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布防,一部在株洲地区机动,采取逐次抗击日军进攻;诱日军在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歼灭之。
第二次长沙会战历时33天,第9战区宣称击毙日军48万余人,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使日军攻占长沙的计划宣告破灭。
然而军令部长徐永昌在10月14日的日记中则这样写道:“薛伯陵对外记者及武官谈话,发表湘北之役,敌遗尸四万一千余具云云,使本部战讯发布组大为作难。”
后来清先生得到密报:“一、湘北战之序幕,敌人扫荡大雪山时,战区所报我军如何转出反包围敌人等等,完全子虚,斯役我第四军吃亏极大。二、敌人打过汨罗江以后,我军已无有战斗力之军师。三、所报俘获敌人不到十个,枪许有几枝,余可想矣。”
根据日方记录,“日方战死一千六百七十人、负伤五千一百八十四人,去向不明者十四人,马匹战死一千一百六十八匹、负伤一千零九十二匹。”。
实际上双方的数字都有问题。会战期间驻防宜昌的第13师团主力约18万人左右,经过10多日激战,该师团接近崩溃玉碎,师团长内山英太郎下令烧毁第一线联队送回之军旗与机密文件并准备与各幕僚部长自杀,却因为友军及时支援得以幸免,日军实际伤亡远超出于公开战报数字。
关于第二次长沙战役的成与败,由于长沙一度失陷,清先生对薛岳领导的第九战区十分不满:“像这次长沙会战,我们有这样雄厚的兵力,有这样良好的态势,我们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一定可以俘获敌人很多的官兵,一定可以缴获敌人无数的军械!即使没有一万俘虏,也总应该有一千!一千没有,总要有一百!一百没有,少而言之,也应该有十人”“丢尽了党国军人的脸面”!
对于秦笛而言,并没有那么悲观,他觉得只要中国军人还在战斗,那就是好样的!总比汪大卫直接叛国投敌好得多!
10月3日,顾如梅忽然来了,面色忧郁,带来一则消息:“顾如虎在长沙战役中受重伤,被机枪打中十几颗子弹,其中有三颗深入胸腹,差点儿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