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征召十六岁以下、十四岁以上的士兵,是因为这些小子们大字不识、不谙世事,可塑性强是为其三。
再者刘鸿渐对自己的第一支力量期待甚高,不仅要训练他们使用ak上阵杀敌,还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教他们先进的思想……
商议完一些具体的细节后,李邦华就迫不及待的命人备娇直奔中军都督府。
刘鸿渐把事儿办完,也终于骑上了马回家,想这一天整的,又是跪,又是坐的,苦口婆心折腾一天,为谁辛苦为谁忙?
谁知刚到家中屁股还没坐热,一个兵部官员模样的人就气喘吁吁的找到了刘家。
“伯爷!不得了了,兵部尚书李大人跟都督府的成国公打起来了!”
第53章 成国公
朱能,明朝初期名将,曾跟随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累军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傅,封成国公,世袭罔替。
自大将朱能起,到明朝末年成国公一脉承袭了十二代到了朱纯臣手里。
朱纯臣的小日子像其他的世袭勋贵一样过得十分舒坦,虽然都督府早已失去参政、议政的权力,但这并不影响都督府的老爷们捞钱。
五军都督府仍掌管着大明上百万军户,当然这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大多数的军户早已跑了个屁的。
也不是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但谁不知道崇祯向来很偏袒这些开国功臣们的后代,且朱纯臣也不是省油灯的灯,敢于弹劾他不法的官员都被他利用各种手段拉下了台。
以至于即使朝廷已经捉襟见肘,也无人管五军都督府这吃力不讨好的破事。
作为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朱纯臣几乎什么都不用做,每月只下属的孝敬就让朱老头笑开了花。
朱纯臣胸无大志,除了捞钱外,最大的爱好就是买地,在他认为只有土地才是最实在的东西,坑蒙拐骗抢,为了霸占更多的土地无所不用其极,据说这是祖传的。
李邦华来到中军都督府前厅,说出来意后下人去通传,可过了半晌也没见朱纯臣出来,早看不惯这些懒散勋贵作风的李邦华倔脾气一下子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