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一车的银子发出去,刘鸿渐一点也不心疼,这些是军士们该得的,比那些只知贪污受贿的昏官纯洁了不知多少倍。
发完赏银,刘鸿渐宣布了自己考虑已久的军改,宣布把山海关镇的卫所兵全部并入营兵,年龄大的直接发放安家费三十两放还回家,或者找家中壮丁来替。
九千多卫所兵一下去了一半,只有五千人被并入营兵,余下的老弱很开心的领取了安家费回家种地,他们算是告别了军户的身份。
这是刘鸿渐深思熟虑的,卫所兵既已靡费,还留着做什么,即使朝中会反对,但祖制重要还是江山重要,相信崇祯会做出选择的。
刘鸿渐又发布了征兵令,在宣府、蓟州、登莱附近征兵五万,皆是营兵制,其中步军三万,骑兵两万。
大战过后,又精简了卫所兵,整个山海关防线只余五万多士兵,现在堪堪够用,可以后还要夺去宁锦防线,宣府大同也在闯贼余孽手中,都需要人手。
之前抄家得来的三百多万两银子瞬间去了一半,接下来又要征兵,银子有些不够用呀!
刘鸿渐正苦恼间,一个兵士小跑着过来。
“大人,监军高起潜来了!”
第76章 终于开光了
监军?刘鸿渐一脸的狐疑,这特么老子都来山海关好几天了,怎么突然蹦出来个监军?
高起潜?刘鸿渐思索了一下,好像带的那本史书里有记载,特么的,又是个厚颜无耻之人呀!
话说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天雄军在巨鹿贾庄被清军重兵包围,高起潜、杨嗣昌的大军距离贾庄仅五十里,却拥兵不救,导致卢象升终因弹尽粮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
卢象升死后,高起潜所率的明军主力不战而溃,战后有兵士在战场上寻卢象升尸体,卢象升身中数十箭,甲下尚着麻衣白网(服父丧)。
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而高起潜却污蔑卢象升乃是假死而逃脱责任,最后连封赏都没有不说,还故意刁难,使得卢象升的尸体过了八十日才得以收敛。
卢象升乃是明末唯二的救世良将,他的天雄军威震四海,与孙传庭的秦军一东北一西北抗住内忧外患的压力,后人云,二人死,明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