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蒋德璟出班进言,虽然不知道皇上为何有此反常举动,但身为礼部尚书,这等有违祖制的封赏,他必须劝谏。
“蒋爱卿,休要再跟朕谈祖制,大明都要亡了,祖制,祖制,祖制能让我大明战胜建奴吗?祖制又能让国内的流寇伏法吗?
自太祖高皇帝继位以来,我朝一直都有贪六十两剥皮充草的祖制,怎没见你来提?”
崇祯也不发怒,他早知道此举会有朝臣反对,事实上重启子爵、男爵旧制的想法是刘鸿渐提的,刘鸿渐在山海关的战报里给崇祯做了详细的说明。
现在内忧外患正是用兵之计,朝廷正应该正视武将的地位问题,一直以来朝廷重文轻武,不论是文人还是百姓皆以入伍为耻,武将见文臣自动低半级。
承平年代到没什么,可现在战乱不休,如果不想办法提升边关将士的作战积极性以及荣誉感,如何战胜桀骜的鞑子?
况且不论是伯爵还是子爵,都是终身制,也没有封地,只是多发一份薪俸而已,但却可以大大提升边关将士的士气,让将士们有个盼头。
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血战可以有所回报,大明不会让忘记他们的功劳,皇上也在关注着他们。
崇祯对此深以为然,才有了刚才的圣旨。
连着三问把蒋德璟问的哑口无言,但他仍然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看样子是要死谏。
“微臣附议,微臣也觉得边军的战报有虚报军情的嫌疑,还望皇上三思,着人前去查勘一番再做定夺!”
“微臣附议!”后方的御史出班响应蒋德璟。
“皇上,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才取得如此战果,切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这位祖仇清小将带来的七百多战俘中,还有建奴的一个亲王,以及我朝的叛将孔有德,微臣认为这战报当属实!”
李邦华虽然与刘鸿渐交好,但其为人执拗,向来是只看真凭实据,这次破天荒的为边军说话,也算是很够意思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也是同意李邦华的看法,出班附议,但仍然有不少官员对战报持着怀疑程度,崇祯的面色也有些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