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说老兵其实有点牵强,他们也不过是去年新征入伍,只不过相对于前些日子新征的新兵蛋子来说,有了些许战场经验而已。

一把新式燧发枪十两银子,而定装纸壳弹则按照一两银子一百发。

这一批火器,使得户部直接付出了五万多两银子,银子不多但却让户部尚书倪元璐格外膈应。

在户部看来,这军械所既然是皇上出钱,当然安国候也有份子,但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应该是无偿提供给大明的军队吗?

刘鸿渐对此嗤之以鼻,并懒得解释。

纸壳弹的消耗变成了军械所最大的负担,一再扩容后军械所终于可以达到日产纸壳弹五万发,但有七千支燧发枪在每日训练、消耗,饶是如此仍然捉襟见肘。

日子在焦灼中过去,当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一封突如其来的信将这一切打乱……

第226章 前屯守卫战(一)

二月二十,广宁前屯卫。

北风烈,前屯城城墙之上,一队队的士兵手里持着武器匆忙的来回穿插。

身着甲胄的阎应元站在城门楼的垛口处向外观望。

自除夕别离京城,他来到此地已将近两月,仍是有些不习惯北境的狂野。

宣辽总督黄得功坐镇山海关,而阎应元三人则自请驻守关外孤城前屯。

一开始黄得功是不同意的,毕竟三人是刘鸿渐所举荐,而前屯城又紧邻鞑子占领的宁远城,是边防第一线,双方如若开战,前屯城便首当其冲。

但阎应元对此嗤之以鼻,大丈夫报国何惜此身?

更何况他并不是没有打过仗,跟着刘鸿渐奔袭山西之时,临县防卫战中阎应元完美的防守指挥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