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页

这两日明军四处突袭连破数城,也都累的不轻,眼见日头也差不多到了傍晚,倒不如好好休整一番,养精蓄锐坐等明日正式攻城。

刘鸿渐与崇祯说明了情况,崇祯也没有更好的建议,对于目前的战事,其实崇祯已经极为满意了。

毕竟明军与建虏交战数十年,他听到的消息都是这里战败那里失守,而如今才半月不到就已经收复宁远这等大城。

关键是明军基本没有什么伤亡,这就更让崇祯乐的合不拢嘴了。

作为因循守旧的典型代表,他完全无法理解精良火器对于战事的强大作用。

但是崇祯并不为此担忧,一切有面前的这小子在,这小子虽然嘴贫,但却从来没有让他失望。

这锦州,不过多等些时日罢了。

明军这边得了令,皆是支帐篷、生火搭灶一片祥和,而一两里外锦州城里却闹翻了天。

祖大寿去城外与明军会晤的事,根本没有瞒过城中的蒙古首领,这厮在祖大寿刚一回府,便带着几个亲卫自据守的北城下来。

按照这些头脑简单的盟古大汉的想法,战时与敌军见面,那肯定是没好事儿,再联想到祖大寿有投降的前科,蒙古首领就更坐不住了。

“祖大人,敢问你去城外与那伪明首领谈了些什么?”这首领虽然只带了三五个亲卫,但面色却极为嚣张。

在大清国,身份地位最高的,自然是螨人,其次是盟古人,而汉族人只能排第三位,更别提祖大寿还是自贼营叛逃而来。

既然摄政王殿下私下让他监视这人,那么本就一身优越感的蒙古首领就更加觉得自己牛掰轰轰了。

“蒙多,你可知长幼尊卑?论军职,我乃锦州总兵,论年纪,我能当你爷爷,你不去驻守北城,却跑到本将军这边,意欲何如?”

对于这蒙古首领的挑衅,祖大寿只能暂且以官职来压制,大清不若大明,没有那么严格的军制,所以这小首领才敢以下犯上。

强者为尊,一直是草原民族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