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估算,只咱京城便能搞到八九百万两,这还不算这些勋贵家中的田亩、店铺、府宅等不动产,具体的数字还需至少五日方能统计。”
勋贵与文臣还不一样,文臣的主要手段便是贪污受贿拿银子,就算置办家产也大多是委托给家族子弟来做,并且不敢太放肆。
但勋贵可不一样,这群人仗着皇恩,哪一户家里没个几百顷良田、十个以上店铺都不好意思说出去,反而是家中存银没那么多,因为都放出去投资了。
“皇上,您可是担心百年之后留下骂名?”见崇祯仍是郁郁寡欢,刘鸿渐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第483章 是非功过,后人会与评说
“皇上,您可是担心百年之后留下骂名?”见崇祯仍是郁郁寡欢,刘鸿渐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没银子时你发愁,有了银子还这般闷闷不乐,刘鸿渐心说大叔你这是要闹哪样?
“唉,万事终是难随人愿,随它去吧。”崇祯言语间被刘鸿渐说中了心事,又强装不在意道。
刘鸿渐乐了,你要是能放下,还至于这般郁闷吗?
也就是他这局外之人,试问在这样的封建社会,哪个统治者会不在意身后之名?
朝中大臣有几个算几个,又有几人不在乎名和利?
只是文臣的笔杆子固然厉害,是非成败也并非全是他们说了算。
“皇上勿需为此事烦忧,您是为了百姓方与勋贵百官为敌,臣虽愚钝,也知古往今来为生民立命之君,皆是为万民颂扬。
况且,咱们即便再是苦楚、再是背负骂名,若在您治下,百姓富足四方安泰,您担心的那些读书人的笔杆子,可敌得过一万万百姓的悠悠众口?
皇上,这天底下最无知的是百姓,同时,最睿智的也是百姓。
他们的评判标准很简单,朝廷让他们有饭吃,您就是好皇帝,能让他们有尊严,您就是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