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页

很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刘鸿渐只对李邦华说了一句话:霹雳手段、菩萨心肠,这是在为万民谋福、为后辈铺路!

多了没说,李邦华哪里还能不明白,后辈?还能有谁?心中震惊之余,李邦华回去之时竟比先前更加忧心忡忡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刚出了安国郡王府的大门,李邦华便遇到了熟人,礼部尚书韩郁低着头还差点跟他撞上。

身为内阁首辅跑去安国郡王府本就容易招来闲言碎语,而礼部尚书也差不多,二人相视一眼皆是尴尬一笑拱手各自而去。

韩郁是来探自己座主心思的,若此真是刘鸿渐的意思,他定当出言声援崇祯,虽然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崇祯的狠手,韩郁心里也是直犯嘀咕。

“大人就不怕天下百官寒心吗?门下以为此时收回田亩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韩郁虽然以刘鸿渐马首是瞻,但其心里还是想着朝堂,他也不希望陛下和百官闹的如此僵。

而且,在他看来陛下做的也确实有点过分了,收了官员名下的孝敬田,靠俸禄,大明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官员都得吃咸菜。

明眼人只略作思虑便会明白,以他们对崇祯的了解,这主意肯定与打压勋戚一样,不是陛下一个人的主意,那么,能如此影响陛下的,还能有谁呢?

恐怕如今京城大部分同僚都在暗地里诅咒座主吧!

唉,座主还是太年轻、太气盛,如此这般与全天下勋戚、文臣为敌,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如果刘鸿渐得知自己这大龄门生如此揣摩他,定然会哈哈大笑,年轻人不气盛,那还叫年轻人吗?

“退之,常言道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你知道为啥是先打巴掌,而不是先给枣子吗?”刘鸿渐手中抱着已经开始咿呀学语的小傲天,轻言道。

“因为……”韩郁还倒是刘鸿渐考他,道理真是太简单了。

打人家一巴掌再给枣子,会让人忘记痛,甚至感激你的赏赐,而如果你先把枣子给了,然后又给人巴掌,那人家会怎么想?

这是个心理学问题呀!韩郁也算是沉浸官场二十年,哪里还不明白刘鸿渐的意思。

“门下明白了!谢座主赐教。”韩郁心中瞬间亮堂了许多,只要陛下和座主考虑到了百官的反抗,那便不是大事。

只是打完巴掌,陛下与座主究竟要发什么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