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页

他们对刘鸿渐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各地有功名在身的地主写了联名信要入京敲那登闻鼓。

另有一些怒极的士绅甚至派家奴以人类排泄物袭击了官兵营地,京营兵杀人如麻,哪儿受过这气。

一顿军棍之后顺藤摸瓜,找到了闹事的地主,硬生生让这厮吃了一坨才肯放过。

但山东境内的难民实在太多了,士绅地主家的存粮已经捉襟见肘,而锦衣卫报江南的米粮最少还需六七日方可运抵。

刘鸿渐在兖州府衙门愁的不行,昨日东厂送来崇祯的密旨,信中崇祯说了山东士绅结队弹劾刘鸿渐之事。

朝廷百官闹的沸沸扬扬,但对于此崇祯并未加以苛责,也并未褒扬,只对刘鸿渐说了四个字,百姓为要。

刘鸿渐看完了信便心中一暖,虽然事儿是他办的,但这锅最终还是崇祯来背,毕竟他只是崇祯的代言人而已。

相比自己,崇祯承担的压力甚至更大。

“王爷,如今山东境内各州县士绅大户家的存粮虽大部已被征收,但还有一家,若是能尽取这家人的存粮,缺粮之危必然迎刃而解。”

兖州知府牛淳见刘鸿渐为粮食之事发愁,低着头轻言道。

“还有哪家?何以先前不说?”刘鸿渐皱了皱眉,在兖州府呆了这十几日,他越来越觉得这姓牛的不是什么好官。

“这……有是有,只不过若动了这家恐天下大乱,即便是王爷也不见得能担待得起,是以下官……”牛淳言语间带着恭敬,但话里的意思却又透着轻视。

“啰嗦什么,到底是谁家?”刘鸿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他又岂能听不出这厮的话音,只不过他现在无暇顾及这鸟官。

“禀王爷,据卑职所知,曲阜孔家,家中存粮最巨,当为山东之最。”牛淳见这年轻的王爷上了套,随即低声说了一句。

“孔家?衍圣公?”刘鸿渐脑子里瞬间想起后世孔老夫子的那幅画像。

衍圣公,孔子嫡长子孙世袭封号,始于宋,终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