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吧,朱慈烺还想着不过是彼此之间一些小摩擦,待磨合磨合估计也就行了。
可磨合了都半个多月了,非但没有消停,反而事情闹得更严重了。
空降的三个重要大臣里,礼部侍郎程志和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陈泰应还好说,毕竟大伙儿各司其职也犯不着撕破脸。
可吏部右侍郎的位子就不一样了,吏部乃六部之首,掌控着整个朝廷所有官员的考核、升降,这里头的权(油)力(水)足以让所有臣属眼红。
张天禄一个小小的四品詹士府少詹士,何德何能占据如此要位?
先是刑部左侍郎王元古上奏疏,弹劾新任吏部右侍郎张天禄扶植东宫势力,刻意打压朝中大臣。
上任吏部右侍郎乞骸骨告老还乡,王元古本是最有机会接任的人选。
而且他素来与吏部尚书方岳贡关系不错,本以为方岳贡上奏举荐,外加上内阁里都是他们这群同甘苦的老臣,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可新帝登基伊始,直接将这一切打乱。
王元古差点气炸,与几位老友商议,定要给这群‘小年轻’点颜色看看。
张天禄年四十二,天启六年新科榜眼,王元古都六十四了,在他眼里当然称得上小年轻。
这张天禄这厮也不是省油的灯,张天禄早在詹士府韬光养晦时,早已将朝中各大臣的情况摸了个明白。
王元古弹劾他的第二天,这厮便也参了王元古一本,弹劾他为老不尊,六十四岁高龄仍纳青楼名妓陈玉棋为妾,有伤风化、败坏朝廷威望云云。
其实这年头官员纵情风月场所者甚多,一些朝廷教坊司制下开设的青楼,大多也只为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开放,本也不算什么。
但这只限于四品以下官员,深居高位如王元古这般反而受身份所压,容易遭人非议。
外加上张天禄久伴朱慈烺身边,更是盛气凌人,二人在朝堂上一开始还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到了后来便上演了全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