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页

如今大明并未有战事,情势比之当年不知好了多少,他又怎能自乱阵脚,屈从于朝臣们呢!

“如此臣便放心了,明日上朝万望莫要再放纵那些朝臣,工部不为抓工部,吏部不为抓吏部,刑部不为,自有东厂、锦衣卫。”刘鸿渐欣慰的道。

至于内阁,刘鸿渐打算亲自去处置,这些家伙们资历太老,他担心朱慈烺不好下手,反正他在朝臣中的名声早就臭了,也不差这第三次。

“还有一事,锦衣卫昨日传来消息,南洋那边匪逆郑芝龙似乎与荷兰人开战了。”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似乎不止时荷兰过,还有大小弗朗机国,三国的殖民地呈三角形,恰好将郑芝龙的驻地苏禄包围在其中。

而最新的情报,三国为了吞下苏禄这块肥肉,意欲联合起来剿灭郑芝龙。

当初将老郑赶出大明,一来是除去朝廷的隐患,二来也是有祸水东流,让老郑去霍霍老外的念头。

郑芝龙这厮其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从史料记载便可以看出,这厮在数年前打败荷兰人后,便开始广置家业,不思进取。

他手下的一应大将也是有样学样,徒手建造起了安平城,每日以收保护费为主业,对大明之事、乃至建奴之事都不甚关心。

郑芝龙的想法很简单,保住自己的家产,也是这个原因这厮选择了逃往南洋,更是这个原因在大明倒塌后,他不顾手下的劝阻被老乡洪承畴忽悠着去向伪清投降。

然而现在郑家真的陷入了重围,刘鸿渐又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小老弟郑森。

身为后世的民族英雄,他怎能让少年郑森还未还得及发挥便客死异乡?

必须尽快解决了当下朝廷的困境,否则拖得久了,于大事不利,刘鸿渐心道。

离了乾清宫,刚出了午门,但见晃晃悠悠的方岳贡刚行到此处。

“哟,方大人这是才到呀,回吧,皇上肯见你算我输。”刘鸿渐打趣儿道。

“你……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