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页

“荷兰人的野心不止是郑家,他们想要的还有南洋这片流淌着黄金白银的航道。

皇上可知,国与国之间,当靠什么来维系关系吗?”刘鸿渐叹了口气,反问道。

“朕想,应该是友谊吧,只要我大明与其建立贸易,他国受了利润,必然对大明感恩戴德。”朱慈烺思考了一下,随口道。

他刚尝到海洋贸易的甜头,在他的观念里,既然那些外藩人想做生意,大明也需要贸易来征收关税,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事,他想不明白为何要大动干戈。

“呵呵,大明确实是个讲究礼仪的国家。”刘鸿渐轻笑道,言语间却有一丝没来由的轻蔑。

如果每个国家都按指定好的规矩来,这世界当然不会有任何战争发生,但即便是看看后世,这世界又何时太平过?

交关税哪里有没关税挣的多,做生意又哪里有直接抢利润大,再看看自两宋到现在,跟华夏人做生意的外番国,哪个不是贸易逆差?

这些海军实力比大明要强上不少的、已经开始向帝国主义过度的国家,又怎么能容忍做赔本的买卖?

“但是皇上需谨记,咱们这礼在海洋里行不通,在荷兰人那里也行不通,在欧罗巴那边更行不通,友谊在国与国之间屁都不是,能给予大明最大庇护以及长久安定的唯有两个字,拳头!”

刘鸿渐握紧拳头掷地有声,包括朱慈烺在内,内阁的全体成员都对刘鸿渐行注目礼。

朱慈烺重重的点了点头,新组建的内阁诸位阁老虽然心里有不同意见,但都自觉选择了保留意见。

内阁,已经逐渐的被二人排除在决策之外,成了大明统治中心的旁听者、执行者,亦或是参谋班子。

“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应对此事?”朱慈烺面色凝重的问道。

首辅李邦华看了看刘鸿渐,又看了看次辅韩郁,没有搭腔,倒是新任户部尚书张天禄起身来对着朱慈烺弯腰行礼。

“皇上,臣以为,郑家水师虽然惨遭重创,但其在苏禄仍旧有不少战船和士兵,我大明水师只需驻防东南沿海,静观其变即可。

郑家一直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郑芝龙战死,苏禄那边的郑军余孽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到时我大明水师只需坐收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