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页

恰逢此时同样因为郑家而在日本国、南洋不得发展的荷兰佬找上门来,曹三喜、荷兰佬就像那狼与狈,混到了一起,直接成奸了。

可怜郑芝龙,一代枭雄,因为失去了伟大祖国的庇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真教个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志猫儿凶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郑家的求援信执笔人并非郑森,而是郑森的四叔大明的武举人郑鸿奎,只不过盖的印章有两枚,一枚郑鸿奎,另一枚则是郑森。

“罪臣郑鸿奎冒死百拜以闻:

郑家短视而枉顾国朝之期,此是郑家之过也,然今有不义之徒曹三喜,暗中勾结荷兰等外藩国,联合设计谋害家兄,以至郑家逢此大难。

家兄芝龙临去前曾言,生为大明人,却不为大明思谋,悔不当初。

罪臣与内侄郑森商议,若国朝不弃,郑家当为朝廷犬马。

罪臣以郑家历代先人为名起誓,倘若有违,可共诛之。

……”

内阁成员各自拿起书信看了一遍,信重又回道了朱慈烺手中。

郑家将书信交于海事衙门,自然知道黄道周乃是安国郡王之人,而相比于曾经臭名昭著的锦衣卫,郑家还是更愿意相信黄道周。

“商人无国,圣人诚不欺我。”张天禄阴阳怪气的说了句,说完还不忘往刘鸿渐那边瞅一眼。

心说,你安国郡王不是推崇商贾兴国吗?这曹三喜身为辽东巨商,却暗中与外藩人勾结,这又怎么说?

商人真的可以兴国吗?呸,兴国还是要看我辈儒生才是,张天禄冷哼一声如是想。

“王爷,下官听闻您曾与那郑家小子郑森有旧,不知这郑森为人如何?”礼部尚书程志附和道。

言语之间的意思傻子都明白,你刘鸿渐如此主张朝廷支援郑家,怕是因为郑森乃是你的结义兄弟吧,即便以后真将郑家招降,那这郑家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