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汉天子[校对版] 六道 1239 字 2022-10-24

刘接连忙拱手还礼,说道:“我与大司马,现已在同一条船上,不应再分彼此才是!”

刘秀说道:“广阳王之恩情,秀定牢记在心!”

刘接闻言,顿是面露喜色,他向左右看了看,凑到刘秀近前,说道:“现在王郎已死,河北无主,大司马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再进一步?”

刘秀现在只是侯爵爵位,哪里有资格封王?所以只有刘秀坐上了皇位,他的广阳王头衔,才能名正言顺。

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

希望刘秀能更进一步的,可不仅仅是刘接,还包括赵王刘林、真定王刘杨,以及刘秀麾下的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马武诸将。

不过在刘秀看来,现在依旧不是最佳的时机,他还得再继续等。

对于这些劝进的言论,刘秀一律严厉对待,强行压了下去。

不日,天子诏书传到了邯郸。

在诏书中,刘玄对于刘秀在河北的作为,大加称赞,简直把刘秀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对于刘秀所做出的功绩,更是夸赞到没边了。

在诏书的末尾,刘玄册封刘秀为萧王,并让刘秀将河北兵权交于尚书令谢躬,他自己回长安复命。

让明眼人来看刘玄的这份诏书,前面说的那些话,基本都是假的、虚的,没什么实际意义,甚至连给刘秀的封王,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只封王,没封地,那就是个空头衔嘛!

这份诏书,真正要表达的,就是让刘秀放下兵权回长安。看得出来,刘玄对刘秀在河北的做大,忌惮不已,现在打算收回刘秀手中的兵权,回到长安,任他宰割。

接到刘玄的诏书后,刘秀接受了刘玄的封赏,收下萧王的印绶,至于将自己的兵权交给谢躬,自己要回长安复命,那对不起,他做不到。

刘秀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虽说他在河北平定了王郎之乱,但河北远没有进入太平盛世。

在河北境内,流窜着大批的贼军,包括铜马、尤来、青犊、高湖、重连、五校、富平等等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