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咸是个何许人也,别说刘秀没听说过,在场的众将也同样没听说过。
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竟然在《赤伏符》的谶语中出现,而且还贵为大司马,实在令人费解和诧异。
众人在传阅《赤伏符》的时候,主要就是对这个大司马的人选产生了异议。
大司马主掌兵权,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
等众人把《赤伏符》都传阅了一遍,刘秀已经连续喝完了三碗豆粥,对冯异笑道:“旁人做的豆粥,都远不如公孙做的好喝啊!”
冯异欠身说道:“大王过奖了。”
刘秀环视在场众人,说道:“经过这些天的反复思量,我已决定,五日后,祀宗祭神!”
祀宗祭神就是对称帝的另一种说法。祀的是‘水火雷风山泽’六宗,祭的是‘山林川谷’诸神。只有天子登基的时候,才会有祀宗祭神这么盛大的仪式。
听闻刘秀这话,人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片刻,人们呼啦啦的一同起身,纷纷向前叩首,齐声说道:“大王英明!陛下英明!”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刘秀在麾下文官官员们的连番劝进下,也是在《赤伏符》谶语的推波助澜下,更是在刘玄为他创造的绝佳时机下,终于在鄗城附近的千秋亭,搭建祭台,烧柴祭天,猪羊祭祀,祀宗祭神,登顶帝位。
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为天子
刘秀的称帝,既可以说仓促,也可以说不仓促。
说刘秀称帝仓促,是因为从他当众表示自己即将称帝,到实际称帝的那一天,只有五天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准备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所以称帝仪式的筹备必然十分紧张、仓促。
说刘秀的称帝不仓促,是因为他前期的准备做得太充足了。
刘秀在河北,先是击杀了称帝的王郎,确立了自己在河北的威信、声望和地位,之后他又杀了刘玄派来的幽州牧、冀州牧,使自己牢牢掌控住幽、冀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