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是有冯异这位征西大将军在,重创赤眉,于崤山取得大胜,经此一役,赤眉军元气大伤,所剩残部对洛阳已不会再有太大的威胁。
刘秀看罢战报,欣喜万分,在朝堂上,还开玩笑道:“大树将军之才,不亚于当年的淮阴侯(韩信)啊!”
大树将军是刘秀给冯异起到绰号,每次打完仗了,众将官都会讨论一番自己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军,以彰显自己的功绩。
只有冯异,从来不参与这样的讨论,当别的将官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便去到大树底下乘凉。久而久之,刘秀就给冯异起了大树将军这么一个绰号。
刘秀颇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毛病,爱给人起绰号就是其中一条。
当初董宣杀了刘黄的家奴,刘秀让董宣给刘黄磕头认个错,董宣就是不跪,几个人摁着他,都无法把他的脑袋摁到地上,过后刘秀便给董宣起了个‘强项令’的绰号,意思是董宣的脖子可真硬啊。
刘秀给冯异、董宣起的绰号,都是善意的,当然,他也有恶意的时候,这些后文会提到。
冯异取得大胜,朝堂上,刘秀的心情显得格外好,他问道:“这次,赤眉军吃了败仗,诸君以为,赤眉军当逃向何处?”
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一点,还真不太好判断。
伏湛抬了抬手中的笏板,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赤眉军很可能会逃往宜阳。”
“哦?”刘秀笑问道:“司徒此话怎讲?”
伏湛正色说道:“向西,那是回头路,也是条死路,赤眉军断然不会向西。向北,地广人稀,缺兵短粮,如同自寻死路,向南,南方的叛军,皆为更始旧臣,对赤眉恨之入骨,只有向东,赤眉军方有一线生机!”
刘秀点了点头,又举目看向其他众人,问道:“诸位以为司徒所言如何?”
文官们都没说话,耿弇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司徒所言极是,赤眉贼必往宜阳!”
目前,己方最薄弱的点也恰恰是宜阳。虽说邓禹部目前驻守在宜阳,但经过湖县一战,邓禹军的主力已经被拼光了,目前邓禹所率之兵马,还不到两万人。
另外,宜阳是己方西线战场后勤补给的核心所在,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军备,而这些,又恰恰是赤眉军目前所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