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仔细想了想,摇摇头,含笑说道:“仲华,在我看来,没有谁比田邑更适合做上党太守了。”
邓禹疑惑地看着刘秀。刘秀说道:“田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认命、知足!他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田邑为官,不会有亮眼的功绩,他不会冒冒失失的去主动出击,但卢芳想在田邑镇守的上党郡占到便宜,也同样很难。把上党郡交给田邑镇守,我很放心啊!”
“原来陛下是这么考虑的。”邓禹仔细想了想,缓缓点下头。
刘秀说道:“这次宋弘诬陷田邑谋反,既然已经查明真相,我若还是把田邑调离上党,这不仅会让田邑寒心,也会让上党郡府,上党的百姓们寒心,如此做法,于朝廷不利。”
即便要调走田邑,也不能是现在,得等到以后,这阵风彻底过去了才行。
邓禹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陛下圣明,是微臣目光短浅,考虑不周了。”
刘秀笑道:“仲华太过谦了,能搬到宋弘,这可不是一个目光短浅、考虑不周的人能做到的。”
邓禹闻言,心头顿是一紧,急忙向刘秀躬身施礼,说道:“陛下,微臣……”
刘秀摆摆手,说道:“朝廷之初,宋弘的确贡献良多,并向朝廷推荐了许多的人才,但最近这几年,宋弘的举措越来越偏激,且有结党营私之嫌,他在大司空的位置上坐得太久了,也是该到让贤的时候了。”稍顿,刘秀问道:“仲华以为,谁来接任大司空最为合适?”
邓禹欠了欠身,说道:“微臣不知。”
刘秀笑问道:“仲华来接任大司空如何?”
邓禹怔了一下,紧接着连连摇头,急声说道:“陛下,微臣才疏学浅,无法胜任大司空之职。”邓禹现在可不是故作谦虚,而是打心里眼不愿意接任大司空。
在三公当中,大司空算是最忙的一个官。
原本大司徒应该是最忙的,大司徒相当于宰相,所有的政务,都归大司徒管,不过现在尚书台逐渐取代了大司徒的职权,大司徒变得徒有虚名。
而大司空则不然,掌管着许多杂七杂八的事务,粮食的问题,归大司空管;哪里该建造,哪里该修缮,要归大司空管;哪里发了洪灾,哪里要修水坝,建造船坞,也归大司空管。
大的政务,落不到大司空头上,但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一堆一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