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甚是感慨:“诶,真是不易啊,不易啊,来,都起来吧,赐座。”
宦官匆匆搬了锦墩来。
刘健等人,也为之动容,心里感慨,对这徐经,生出佩服之心。
哪怕是以往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张鹤龄,此时心里,都肃然起敬。
寿宁侯和这位张家的少公子,都长大了,能任事了。
徐经坐下,目光随即焦灼的在这暖阁中逡巡,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方继藩的身上。
一瞬间,徐经突然吸了吸气,这不吸还好,看着个子又长高,更英俊了一些的恩师,万千的情绪和思念涌上心头,徐经虽是拼命想在御前忍住这股泛滥的情感,可这情感,却还如泛滥的滔滔江水冲垮了堤坝一般,奔腾而出。
他眼里顿时通红,眼里泛着泪花,一眨眼,泪水便自眼角滑落下来,他忙是低头,用长袖揩拭自己的泪水,起身,呜咽着,拜倒:“学生回来了,恩师……还好吗?”
声音颤抖,情绪已无法控制。
于是泪水如雨帘一般,落在这冰冷的砖石上,滚烫的泪,似要消融这冰凉。
君臣们都默然。
天地君亲师。
此乃纲常。
这徐经出海近三年,遭受无数的磨难,几乎不成人形,现在乍然见到自己的恩师,如此举动,也是理所当然。
众人只是感慨和沉默。
方继藩感动了,徐经哪,这一去,再回来,恩师竟差点不认识你了,便忙上前:“快快起来,你能回来,为师很高兴,昨夜为师还梦见你。”
徐经听罢,更是泣不成声,和方继藩拥抱一起,滚烫的泪落在方继藩的肩头:“让恩师担心,学生实是万死。学生许多时候,都以为再也见不到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