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页

当下……方继藩所能提供的,只有一种解决白内障的方法,即是数百年前便已有知的金针拔障法。

唐代文献大师王焘曾在《外台秘要》一书中对白内障的症状都有简单扼要的描述:白内障眼病初起时,患者“忽觉眼前时见飞蝇黑子,逐眼上下来去。”患者病情发展一般缓慢,“渐渐不明,久历年岁,逐致失明。”

而解决方法却是: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然开去而见白日。针讫,宜服大黄丸,不宜大泄。

当然,这玩意是有效的,因为此后的文献里,也出现过相似的记载,只是到了宋朝之后,这法子却渐渐失传了,人们开始忽视了白内障的问题。

唐朝的金针法,较为原始,可现在,既然有了条件,那么就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治疗。

这种方法,事实上曾一直流行到后世的上个世纪,如何让效果更为显著,便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讨论了。

既然涉及到了自己的爹,朱厚照倒是静下心来。

方继藩不断的用自己零零碎碎的资料,与朱厚照进行反复的讨论,双方不断在图纸里,绘画着手术的一些看法。

这虽只是纸上谈兵。

可一大批的医学生们,却都拿着簿子,乖乖的排排坐着,记录着两位祖师爷的讨论。

这是财富啊,谁若能够融会贯通,可能对于眼科的理解,将会一日千里。

在墙壁上,挂满了各色用炭笔素描出来的剖面图,眼睛的结构,统统一览无余。

所有人都如痴如醉,听的聚精会神。

连苏月也抢着,搬了个小凳子在旁旁听。

当然,这个过程,也未必都是和谐的。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