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血战大同 四

“来了,来了。”

正巧,宋献策领着民夫团登上墙头,只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再说不出话来,只能指着地上的伤兵示意民夫们赶紧抬人。

以往抬人皆是用的门板、木板,但失去了行动能力的士兵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崇祯考虑到伤兵的运输问题,当即效仿后世制出“担架”一物,此物形制简单,两根长物件中挂上一匹粗布即可,由此在开战之前便抓紧时间造出了二百来架备用。

民夫们二人为一组,将地上的伤兵抬上担架,小心翼翼地担下城墙。

宋献策在城墙上检查了一番,见伤兵被尽数带走,此地不宜久留赶紧撒腿开溜,然而在路过王进朝时终是忍不住停下来道:“王将军,珍重啊。”

见满身灰尘的王进朝没理他,宋献策不再多言,紧跟着民夫的队尾离开。

一旁的炮手见状,出言提醒道:“将军,方才宋大人说让您珍重。”王进朝却歪过脸来骂道:“盯着老子作甚,他娘的点火!”

姜喧带着部众沿着南下的官道缓行了两日,随后转进岔道朝东南方向全速急行,渡过桑干河道,抵达瓮城口村。

山西年年天灾,疫病丛生,似这般小型的村落早就荒废,姜喧仅停留了半日,便再度启程直奔浑源州。

姜喧在下令部队急行前按崇祯所示,命所有人取出包裹中的布条缠腿,并派出家丁逐一检查。在裤子的外侧,从腿肚子一直到脚脖处,一层压一层缠绑,既不能松也不能紧。

姜喧虽然骑马,但依然以身作则缠上绑腿。起初除了有些不习惯外,并无其他感觉,但随着行军道路越来越崎岖,其作用慢慢随之体现出来。

相较于之前,缠腿后的行军速度有着明显的增加,很多士兵觉得自己走起来更轻松了,并且在休息时,小腿不像原来那么酸痛。

姜喧对此心生百般疑问,为何小小的一块布会有如此神妙,真想立刻寻万岁爷问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