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伊朗和伊拉克同属第三世界,又都是伊斯兰国家,周边的中东国家和阿拉伯兄弟国家都会制止战争的发生。如果他们两个国家爆发战争,将进一步削弱对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宿敌的力量,只会好了以色列。真可谓亲者痛仇者快,我想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第三,伊拉克和伊朗两个国家内部不容许。首先是伊朗才夺取全国争权,内部尚未完全稳定,根本不具备发起战争的条件。他们的东边与阿富汗接壤,现在那里极大部分地区被苏联军队占领。而伊朗既不喜欢美国,也憎恨苏联,他们的军力和精力很大一部分要放在预防苏联入侵上,在未消除苏联军事压力前,应该不会在西边起事,那样只能引火烧身。
伊拉克虽然现在政局毕竟稳定,萨达姆总统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但他们的经济刚刚有了起色,人民希望安定,而且在我看来,即使没有国际社会的阻止,即使没有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伊拉克取胜的可能性很小。
因为伊拉克的地域比伊朗小得多,他们的人口比伊朗少得多,伊朗主要以波斯人为主,民族之间相对团结,如果没有外来侵略,他们可能不会团结一致,还可能内讧,一旦有外来入侵,各民族一定会一致对外,伊拉克就算开始取得了胜利,也会被打回去。
而伊拉克的民族矛盾大得多,北方的库尔德人一直在谋求独立,当萨达姆的力量强大时,他们只好被迫潜伏,但一旦出现动荡,他们肯定会乘势而起。”
郭拙诚这次放下手里的笔,看着胡兼善说道:“说得好,说得透彻!不愧为一等秘书。其眼界很宽广,分析得很有条理,是你自己真正思考了问题。”
胡兼善内心自然也很自豪,虽然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次回国上级领导也要求他汇报这个问题,但这里面确实花了他不少心血。
就在他准备按惯例谦虚几句时,郭拙诚说道:“论据、论证过程都很正确。”
胡兼善一愣,心道:论据、论证过程都对,难道论点错了?
果然,郭拙诚摇了摇头,说道:“但你的论点错了。你对萨达姆这个人的特性不了解,也不知道昔日巴比伦帝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要我说:伊拉克和伊朗肯定会爆发战争,而且是近期。胡秘书,你见过萨达姆吗?你认识他的儿子乌代吗?”
胡兼善回答:“萨达姆我见过,跟大使同志一起拜会过他。他的性格坚强如钢,不易为他人的话所改变。他的儿子乌代,现在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开庆祝酒会的时候见过,但没有任何交往。”
郭拙诚问道:“你熟悉驻伊朗大使馆的同志吗?谁对伊朗最熟悉?”
胡兼善被郭拙诚天马行空的问话搞糊涂了,他想了一会,同时让自己思索着郭拙诚的用意,然后回答道:“姜和年在伊朗工作过不少的时间,会说波斯语。他现在在伊朗,还要半年才能回国。”
郭拙诚将头从纸上抬起来,然后将刚才写的一叠纸折起来,放进一个马粪纸大信封里,说道:“这东西是我写给你的,你拿着它马上乘飞机去伊拉克,跟大使同志一起求见萨达姆总统。拜会他的理由就是为了进一步加深中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等他们同意你们拜会后,谈话的内容就按我写的进行,势必完成我所交待的艰巨任务。如果完成了,算你称职,将来还有很多的工作交给你做,如果没有完成,你就自己写好辞职信,回国主动接受处分。”
胡兼善很不满地说道:“郭主任,你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吧?我还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任务。也不知道萨达姆总统会不会接见我们,仅仅一句为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肯定是不行的。”
郭拙诚自信地说道:“以前也许不行,但现在你去肯定行。这个袋子里面的东西,你先到你的办公室看一下,如果你心里没底,无法把握政策,你就找外交部的祁鹏多副部长。然后在第一时间内执行这个方案,注意严格保密,除了你,祁副部长、驻伊拉克的大使同志,任何其他人不得知晓这些内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