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乌代的签字,郭拙诚没有怀疑其法律效力,很高兴地将合同揣进口袋里。

合同签定后的第三天,一艘中国大货轮抵达伊拉克的港口,货轮上的货物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悄悄地运往巴格达。

陪同防空武器来的不但有中国士兵还有中国防空导弹专家,只不过他们都是穿着平民服装。这些人到了之后,马上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随防空导弹设备前往巴格达西南方一百多公里远的荒漠区带伊拉克士兵和专家进行射击训练。另一部分则在郭拙诚的带领下来到巴格达城市的西北部一个森林茂密的山坳里悄悄建立防空导弹发射阵地。

第606章 无耻的计划

因为乌代和郭拙诚年龄相仿,好奇的他干脆丢下其他事情,跟着郭拙诚在山上转,督促伊拉克士兵严格按照郭拙诚他们的要求来。

陈鹏、孙兴国两人则带着伊拉克的精锐士兵在两处地方安排警戒,禁止任何人窥探。

在郭拙诚、陈鹏、孙兴国的努力下,用于安放中国防空导弹的发射阵地人不知鬼不觉地建立起来。为了迷惑别人,他们还故意在阵地上搭起了伪装的帐篷、草房,如果从卫星上往下看,要么发现不了什么,要么只会以为那里有伐木工人的营房。

就是再仔细再疑心,也不过猜疑那里建立了一个秘密军营,那里有一支小部队在驻守而已。

等这里准备差不多了,从中国运来的常规防空武器如高射机枪、高射炮,都用民用集装箱如蚂蚁搬家似地运到阵地。

等常规武器安装到位并伪装好之后,在沙漠里训练的防空导弹设备也开始悄无声息地运往已经准备好的阵地。在移动到阵地前,他们已经在沙漠里打了十枚,将备用的导弹全部打掉,让陪同而来的中国专家们心痛不已。虽然他们知道每打掉一枚,中国就赚一笔钱,但这里放空炮还是让他们难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紧张训练,虽然因为时间太短,伊拉克士兵还没有完全熟悉,但基本的射击要领已经掌握,至少能保证发射出去,至于能不能打中就难说了。

1981年6月3日,星期三,防空导弹准备就绪,所有设备被封存,它们都处于最佳状态。所有军人和技术人员都藏在挖好的防空洞里。

乌代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到郭拙诚检查岗哨回来,就急不可待地拖着郭拙诚到一个专门为他建造的防空洞里,兴奋地问道:“伊朗人的飞机什么时候来?”

郭拙诚笑了笑,说道:“暂时还不能肯定,有关情报还得过几天才能确认。”

乌代马上说道:“你可不要骗我。到时候没有敌机过来,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我今天可是向父亲保证能打下敌人飞机的。”

郭拙诚笑问道:“你就不担心我们到时候要你遵守约定采购六十五亿美元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