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小子怎么也能坐这里?他不是读大学吗?不是读大学的时候参军了一段时间,不过在战场立了战功吗?怎么就成为了部级干部?
这怪不得他,因为郭拙诚的事是保密的,而且他做的事情与高国辉的工作实在没有太多的交集。郭拙诚不是在军队、军工企业那种高度保密的地方,就是在长河县那种小地方,根本不可能入高国辉的法眼,他不清楚郭拙诚的仕途升迁是肯定的。
在开始的时候,高国辉还真不想当出头鸟,只想坐在这里看着改革派和保守派争论,可是看到了郭拙诚后,他观望的心理一下就改变了:这小子能如坐火箭般地蹿升,不就是因为粘了改革的光吗?如果不是领导赏识,就算他的技术最好、军功最多,也不可能坐在这里。
而领导之所以常识他,肯定是因为他积极改革。中央领导让他坐这里,还不就是给其他人一个样板,给大家树立一根标杆?谁支持改革,谁就能上升!
第615章 最高首长的高招(二)
不得不说高国辉误解了,他完全是以他自己惯有的逻辑思维来揣测郭拙诚。
实际上郭拙诚之所以坐在这里,根本不是他所想的。或者说郭拙诚支持改革只是其快速蹿升的一个小小的原因,他上升快的最大原因反而是高国辉认为无所谓的功劳。
无论高国辉是否想对了还是想错了,反正他不再当缩头乌龟,也急于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全力支持改革!
高国辉如此,其他思想活跃的人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心思?虽然他们不认识郭拙诚,但这么一个年轻的孩子坐在这里,无数双眼睛不断看向他,谁会愚蠢到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于是,又有几个省委书记站到了改革派的一边。
最高首长见此情况,心里感到好笑: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啊。这小子本来就是经济方面的高手,他来参加这个会是名正言顺的。不过,你们真要这么想,我也不反对,本来改革就是好事嘛。看来把这小子喊过来是喊对头了。
等省委书记表态之后,国家计委、国家科工委、石油部、财政部等等部门的领导也纷纷表态支持放宽雇工数量的限制,都一致认为雇工数量的多少不能成为是否是资本家、是否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准。
郭拙诚可不知道人家是这么看待他的,他现在只很佩服最高首长驾驭会场气氛的高超手段。区区几句话就把对方的阵营打乱了,让对方防不胜防,一下就把主要阵地让了出来。直到现在,所有人包括郭拙诚在内都没弄明白最高首长那几句话到底是虚晃一枪还是声东击西或者是两个信息一起展露出来,让改革齐头并进。
郭拙诚心里不得不感叹道:“高!真是高!”
开完会出来,郭拙诚让司机将车开到了西直门外大街的一栋大楼前,打发司机走后,郭拙诚信步走了进去。
门卫正拦着郭拙诚询问,大楼里突然暴出一声惊叫,接着一个女人以飞快地速度冲了出来,但冲到离郭拙诚还有几步远的时候却突然停住了,惊喜地问道:“你来了?”